问答题

某办公大楼丁程,地下为二层,地上二十层。裙房4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模板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模板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模板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模板支拆施丁安全;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作业安全;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高处作业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无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按规定系挂安全带;作业人员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各种形式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各种类型的洞口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设备、管道安装、临空构筑物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安装钢筋骨架、框架、过梁、雨篷、小平台混凝土浇筑等作业无操作架,操作架搭设不稳固,防护不严密。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临边作业安全;洞口作业安全;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五:项目部编制了《临边作业防范措施》。其中规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有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悬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问题】
1.事件一中,混凝土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三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四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五中,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还应包括哪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三层连体车库,地上二十层。裙房4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上2m。粧基。裙房采川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挖土机械作业无可靠的安全距离;没有按规定放坡或设置可靠的支撑;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安全可靠性不够;地下水没做到有效控制;土体出现渗水、开裂、剥落。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挖土机械作业安全;边坡与基坑支护安全;降水设施与临时用电安全等3项。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土方开挖监控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五:项目部编制了《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对脚手架的阶段验收进行了规定:脚手架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或3?5步后;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同时规定,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监理T.程师认为不全。
【问题】
1.事件一中,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基础工程施丁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三中,《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四中,《土方开挖监控方案》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五中,脚手架的阶段验收还应包括哪些?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2.问答题

某建筑公司于9月份新开工某大型高档商住小区项目,共计建筑面积22万m2,地上38层,其中地下三层到地上六层为商业建筑,其余为民用住宅。由于本工程位于中心城区,属于该市重点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施工总承包单位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丁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一个月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通知中明确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主要查安全思想、查安全责任、查安全制度、查安全措施、查安全防护。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安全检查的要求有根据检
查内容配备力量,抽调专业人员,确定检查负责人,明确分工;明确检查目的和检查项
目、内容及检查标准、重点、关键部位;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在正确使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听”、“问”、“看”等方法进行。
事件五:针对某单体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检查评分汇总表如下表所示,表中已填有部分数据。
该工程“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模板工程检查评分表”、“高处作业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等分表的实得分分别为81、86、79、82、82分。
该工程使用了多种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2分,悬挑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0分。
“文明施工检杏评分表”中“现场防火”这一保证项目缺项(该项目应得分为20分,保证项目总分为72分),其他各项检查实得分为68分。
【问题】
1.事件一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三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要求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四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方法还应包括哪些?
5.计算各分项检查分值,并填人检查评分汇总表,并计算本工程总计得分。

4.问答题

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三层连体车库,地上二十四层。裙房六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髙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上2m。由于现场场地开阔,地勘报告和设计文件推荐基坑土方施工采用放坡大开挖。主楼脚手架采用分段悬挑式,裙房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核心筒剪力墙采用大钢模施工,装修采用吊篮施工,现场自制卸料平台。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雜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程序为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实施安全措施计划。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按全措施计划>〉。内容有工程概况;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事件三:工程开工前,项目部采用专家调査法、头脑风暴法进行了危险源辨识。规定了施工现场采用危险源提问表时的设问范围,其中有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包括从地平处坠人深坑);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顶以上空间不足;用手举起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造、修理和拆除等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和爆炸;临近高压线路和起重设备伸出界外;吸人的物质等10项内容。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问题】
1.本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有哪些?
2.本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有哪些?
3.事件一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程序还应有哪些?
4.事件二中,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还应有哪些?
5.事件三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方法还应有哪些?
6.事件三中,施工现场采用危险源提问表时的设问范围还应有哪些?

5.问答题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主楼建筑面积29600m2的,地上16层,地下1层,基础埋深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楼建筑面积5000m2混合结构,地上3层。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卷材防水,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室内采用涂料防水。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形式。预制桩地基,筏板基础。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了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监理单位认为原因是基坑开挖坡度不够,要求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
事件二:预制桩施工中桩身断裂。桩在沉人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粧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人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粧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桩人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采取的措施是在稳桩过程中及时纠正垂直,接桩时要保证上下桩在同一纵轴线上,接头处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三主楼地上一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发现柱、板主筋错位,个别保护层不够的现象。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防治措施是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四:一层电梯侧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桨,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人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防治措施是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五:二层顶板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防治措施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问题】
1.事件一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2.事件二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3.事件三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4.事件四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5.事件五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7.问答题

某港口新建一消防泵站内包含40000m3消防水池工程,消防水池一半位于地面以下一半位于地面以上,整体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四周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全部采用C30P12抗渗混凝土浇筑成型。
由于水池在整个港口消防当中的重要地位,在混凝土自防水基础上,内部满涂涂膜防水层。混凝土配制时,搅拌站拟采用硅酸盐水泥。开工前,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针对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防治专项方案。
混凝土浇筑完毕28d后,检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时发现部分试件强度不合格,比设计值略低。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见证下进行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实际强度仍存在部分位置达不到设计要求值。施工单位自身技术能力比较强,经施工单位自身技术中心验算,采取在水池外围加设两道型钢箍的补强措施,并组织实施。后经设计单位验算,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能。
施工完毕后,发现池壁局部存在渗漏水,经查渗水部位为原施工过程中施工缝位置。
【问题】
1.本案例中搅拌站对水泥的选择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六大常用水泥中,哪些应优先选用,哪些不宜使用?
2.混凝土收缩裂缝防治专项方案中有哪些防治措施?
3.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值的补强处理妥否?简述理由。
4.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的防治措施。
5.试对本案例中施工缝位置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