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专利法,关于专利权转让生效之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D.自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A.自向国务院专利部门申请之日起生效
B.自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
C.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之日起生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77、在仲裁过程中,红光公司认为某一重要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欲申请证据保全。关于申请证据保全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D.若红光公司未提出申请,但仲裁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向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

A.红光公司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仲裁委员会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B.红光公司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仲裁委员会将红光公司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由红光公司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3.商业秘密具有( )。D.时间性

A.秘密性
B.价值性
C.保密性

4.仲裁庭组成后,碧溪公司认为某一仲裁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于是提出回避申请。关于回避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D.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A.回避申请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如果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方才知晓,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B.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方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方式提出
C.申请仲裁员回避,应当向仲裁庭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

5.乙公司欲购甲公司生产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双方达成购买协议,并将样品封存,且对样品质量作了说明。关于电动自行车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若该样品质量存在隐蔽瑕疵,尽管甲公司交付的电动自行车与样品相同,甲公司也应承担违约责任

A.甲公司交付的电动自行车须与样品及说明的质量相同
B.甲公司交付的电动自行车符合通常标准即可,样品仅起参考作用
C.甲公司交付的电动自行车要符合同种电动车的通常质量标准

6.根据企业破产法,关于罗格公司破产案件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D.破产宣告标志着破产程序进入清算阶段

A.出资额占罗格公司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B.如果第三人在破产宣告前为罗格公司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和解
C.如果人民法院宣告罗格公司破产,则不再转为重整程序或和解程序

7.关于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D.管理是企业与其他组织相比的专有属性

A.管理是一个过程
B.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C.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8.关于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有( )。D.组织的成立必须登记

A.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B.分工与合作是组织运营并发挥效率的基本手段
C.组织具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75~78 题:
甲钢铁总厂是一家老企业。1990年,该厂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产品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虽然总厂亏损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可是各个分厂报表中的所有产品却反映盈利,因此工人和干部的奖金照发,一点也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和总厂亏损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该厂采用“计划价格”来进行厂内核算,这个价格严重背离了市场,依据这个价格进行的核算反映不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效率。从2001年开始,该厂开始推行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内部改革。在企业内部,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的计划价格一律按市场价格核算,改变过去从前向后逐道工序核定成本的传统做法,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开始,从后向前测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全厂最终形成一个目标成本网络体系。此项改革,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甲钢铁总厂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1.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为基础,提出目标利润;然后据此倒算企业必须控制的成本,即目标成本。
2.将相应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在全厂范围内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直到个人,以此作为各级的工作目标和总厂对各级进行考核奖惩的依据。真正形成了“市场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3.实行“成本否决”的奖惩制度,即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以成本和效益作为分配和对干部业绩进行考评的标准。
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甲钢铁总厂还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一是精简机构.2001年至2005年,总厂和分厂的管理科室从503个减少到389个,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4%下降到129k,;二是充实和加强财务、销售、计划、外经、预决算、审计等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和理顺了管理职能;三是实现“卡两头、抓中间”的管理方法——这“两头”一头是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燃料的价格、质量,另一头是把住产品的销售关,建立集体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抓中间”就是抓工序环节的管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通过推行和不断完善市场核算机制,甲钢铁总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5年至2008年,该厂产量增加1倍,销售收入增加1 2倍,利税增加2倍,走出了一条主要靠内部挖潜、内部积累实现国有资产迅速增值的良性发展道路。
第 75 题 甲钢铁总厂的成功是因为( )。
A.进行了市场化管理
B.加强了成本管理
C.精简了机构
D.根据目标利润制定产品销售价格

A.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甲钢铁总厂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1.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为基础,提出目标利润;然后据此倒算企业必须控制的成本,即目标成本。
2.将相应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在全厂范围内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直到个人,以此作为各级的工作目标和总厂对各级进行考核奖惩的依据。真正形成了“市场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3.实行“成本否决”的奖惩制度,即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以成本和效益作为分配和对干部业绩进行考评的标准。
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甲钢铁总厂还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一是精简机构.2001年至2005年,总厂和分厂的管理科室从503个减少到389个,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4%下降到129k,;二是充实和加强财务、销售、计划、外经、预决算、审计等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和理顺了管理职能;三是实现“卡两头、抓中间”的管理方法——这“两头”一头是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燃料的价格、质量,另一头是把住产品的销售关,建立集体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抓中间”就是抓工序环节的管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通过推行和不断完善市场核算机制,甲钢铁总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5年至2008年,该厂产量增加1倍,销售收入增加1
B.进行了市场化管理
B.加强了成本管理
C.精简了机构

10.决策要素不包括( )。D.程序

A.决策者
B.信息
C.决策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