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戈公振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申时通讯社
2.名词解释国闻通讯社
3.名词解释反“诚言”斗争
4.名词解释《中国工人》
5.名词解释《政治周报》
6.名词解释《工人周刊》
7.名词解释《劳动周刊》
8.名词解释萧楚女
9.名词解释恽代英
10.名词解释蔡和森

最新试题

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的《京报》,具有()等特征。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国营广播电台是1926年创办的哈尔滨广播电台。

题型:判断题

梁启超创造的“时务文体”的特点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起一种新型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体系。其核心机构为()

题型:多项选择题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上海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史称“孤岛”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和进步新闻工作者利用“孤岛”的特殊条件和英美法等国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创办了一批抗日报刊。其中主要有()等。

题型:多项选择题

清末十余年间国人创办的白话报刊总数在270种以上。

题型:判断题

1996年底至1997年7月,香港最后两份晚报《星岛晚报》《新晚报》停刊,晚报至此成为历史。()

题型:判断题

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首次被列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

题型:判断题

五四运动时期,涌现出一批进步学生报刊,如()。

题型:多项选择题

新中国的通讯社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