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890—1894年,在《致郑藻如书》、()中就初步阐述了科技教育、发展农桑的思想观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孙中山在晚年时期其政治思想、政策上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题型:问答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关于民生问题的新探索包括()。①人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②节制资本③承认“耕者有其田”④核定地价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1,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

题型:问答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题型:问答题

孙中山实现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其具体因素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注民生问题一直贯穿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平均地权”的土地革命纲领对革命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