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下列对华北地区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除黄河外,河流含沙量都很小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主要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
D.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2.单项选择题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B.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有云南省
C.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3.单项选择题我国东部频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4.单项选择题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最新试题

明清时期,棉织业分布地域广大,其中太湖流域的苏、松、常三府为全国棉织业中心,尤其是()所产最为精良,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日本,号称“衣被天下”。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代前期,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和以洛阳为中心的都畿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古籍中称“泽兽”,又名“四不象”,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战国中期以前,三条稳定的大型河道,分别见于《禹贡》、()和《汉书》记载,或同时存在,或迭为主次。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用竹子造纸,原料容易获取,因此,竹纸从()开始出现之后,成为南方常用的造纸原料。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水系水文变化,总的趋势是江河()普遍减少,水位季节性变幅增大,河流和湖泊资源日益断流、干涸。

题型:单项选择题

洞庭湖从新石器时期的平原变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则从全新世的沼泽变成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先秦时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在3000年的时间内决口多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大陆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9.6%,南方地区甚至超过90%。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森林茂密,禽兽逼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朝初年,西汉政府与匈奴的农牧分界线延续了战国时期的划分,大致以()为界。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