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题上述各因素中最可能致肝癌的是()。|上述各因素中最可能致肺癌的是()。

A.职业性接触铅
B.职业性接触石棉
C.职业性接触联苯胺
D.人乳头瘤病毒18型感染
E.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配伍题严重缺碘地区可发生()。
环境镉污染可致()。

A.水俣病
B.痛痛病
C.癞皮病
D.脚气病
E.克汀病

2.配伍题煤矿井下工人可引起()。
长期接触苯可引起()。

A.滑囊炎
B.造血系统损害
C.神经系统的损害
D.呼吸系统损害
E.泌尿系统损害

3.配伍题听力损失指()。
听觉疲劳指()。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Ⅴ型"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4.配伍题治疗大多数品种的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
治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采用()。

A.阿托品
B.胆碱酯酶复能剂
C.对症治疗
D.阿托品加对症治疗
E.阿托品加胆碱酯酶复能剂加对症治疗

6.单项选择题在对某工厂职业人群进行体检时,发现某种常见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此种疾病很可能是()。

A.职业病
B.传染病
C.工作有关疾病
D.公害病
E.以上都不是

10.单项选择题某诊室血压计摔破,汞溅落到地面,造成污染,请问应当采用何种方法来消除该诊室空气中的汞()。

A.清扫地面
B.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C.工作人员戴口罩
D.用碘按1g/m浓度加热熏蒸
E.带防毒口罩

最新试题

治疗大多数品种的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治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采用()。

题型:配伍题

预先确定医院服务的参保对象和每个人的支付标准的付费方式是()。预先确定每一住院床的费用支付标准的付费方式是()。

题型:配伍题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控制疫情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男性,磨床操作工,工龄15年,例行检查胸片可见不规则小阴影,调离原接尘岗位1年后复查,小阴影密度减低,数量减少,考虑该患者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男性炉前工,在一个无通风设备的环境中连续工作4h,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有轻度的意识障碍,但无昏迷。引起该患者出现上述表现的毒物最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医疗保险基金由国家财政支出,纳入国家预算的保险模式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保费的保险模式是()。

题型:配伍题

某农药厂灌装车间发生5位工人集体中毒事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痛、流泪、手部有瘙痒、烧灼等异常感觉;2例严重病例有呼吸困难、流涎、腹痛和轻度意识障碍。现场调查结果:车间无通风排毒设备,工人均未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中午均在食堂集体就餐。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造纸厂的工人在修复已停产1个多月的贮浆池时,管道破裂,纸浆从管内喷出,停泵以后,工人李某顺着梯子到池内修理,突然摔倒在池内,张某认为李某是触电,切断电源后下去抢救,也摔到在池内。经分析认为有毒物,随即用送风机送风,然后其他三人陆续进入池内,三人出现咽部发苦发辣,呼吸困难,相继摔到在池内。使6人昏倒的池内毒物最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32岁,某温度计厂烘表工,近4年来常感头痛、头昏、心烦、易怒、记忆力明显下降,近1年来出现手指震颤,在做精细活时尤为明显。其最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