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是()

A.通风排毒
B.降低空气中毒物浓度
C.个人防护
D.安全生产管理
E.个人卫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毒物本身的特性是指()

A.剂量、浓度
B.毒物的联合作用
C.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D.溶解度和分散度
E.以上都不是

2.单项选择题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A.毒物的脂溶性
B.毒物的浓度和黏稠度
C.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
D.外界气温、气湿
E.以上都是

3.单项选择题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

A.迅速脱离现场
B.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排毒,对症治疗
C.调离作业,对症处理
D.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E.使毒物不再进入体内,排毒

4.单项选择题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
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
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工龄及现场劳动条件

5.单项选择题劳动者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A.农药灭虱
B.过量饮酒
C.工厂内熔铅
D.居室煤气泄漏
E.吸毒成瘾

6.单项选择题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

A.急性中毒
B.慢性反应
C.亚急性中毒
D.急性反应
E.慢性中毒

7.单项选择题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

A.急性反应
B.亚急性反应
C.急性中毒
D.慢性中毒
E.慢性反应

8.单项选择题职业中毒分为几种临床类型()

A.急性、亚急性两种
B.急性、慢性两种
C.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D.轻度、中度、重度三种
E.轻度、重度两种

9.单项选择题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

A.皮肤
B.消化道
C.消化道和皮肤
D.呼吸道和皮肤
E.眼

10.单项选择题职业中毒是由于()

A.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B.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
C.接触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
D.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
E.接触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中毒

最新试题

属于健康监护工作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0名女油漆工在一大罐内手工涂漆,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罐内亦无通风设备。工作不久即感头昏、胸闷、气短、全身无力,15~20分钟内有4名油漆工倒地昏迷,立即送医院抢救。经对症治疗,3天后均痊愈出院。经了解,稀释油漆的溶剂为二甲苯。模拟现场作业条件,测定空气中二甲苯浓度为1020mg/m3。对4名工人油漆中毒最确切的诊断应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农药厂包装工,因敌敌畏瓶破碎浸湿上衣。工作中出现头晕、流涕、咳嗽而急诊,按感冒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多汗,再次就诊。检查中医师闻到衣服上有大蒜气味,曾怀疑农药中毒,但继续对症处理,未入院。次日,患者头晕、视物模糊、频繁呕吐、步态不稳,继而躁动不安,全身肌束颤动。入院后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但不久因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无效死亡。本病诊断中最大的疏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或纱布内弄碎,给患者吸入15~30秒,每隔3分钟重复1次。接着静脉缓慢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随即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20~50ml。使用上述疗法可在体内快速形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工人的健康是否受损最终取决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属于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石棉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或纱布内弄碎,给患者吸入15~30秒,每隔3分钟重复1次。接着静脉缓慢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随即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20~50ml。上述疗法用于下列哪项化学物中毒的治疗()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农药厂包装工,因敌敌畏瓶破碎浸湿上衣。工作中出现头晕、流涕、咳嗽而急诊,按感冒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多汗,再次就诊。检查中医师闻到衣服上有大蒜气味,曾怀疑农药中毒,但继续对症处理,未入院。次日,患者头晕、视物模糊、频繁呕吐、步态不稳,继而躁动不安,全身肌束颤动。入院后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但不久因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无效死亡。促使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农药厂包装工,因敌敌畏瓶破碎浸湿上衣。工作中出现头晕、流涕、咳嗽而急诊,按感冒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多汗,再次就诊。检查中医师闻到衣服上有大蒜气味,曾怀疑农药中毒,但继续对症处理,未入院。次日,患者头晕、视物模糊、频繁呕吐、步态不稳,继而躁动不安,全身肌束颤动。入院后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但不久因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无效死亡。第二次就诊时医师在处理中的最大疏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