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噻氯匹啶的作用机制是()

A.阻止维生素K的作用
B.增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C.激活纤溶酶
D.抑制环氧酶
E.抑制血小板聚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
B.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
D.激活纤溶酶
E.抑制纤溶酶

2.单项选择题抗凝作用最强、最快的药物是()

A.肝素
B.双香豆素
C.醋硝香豆素
D.噻氯匹啶
E.链激酶

3.单项选择题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特点是()

A.对凝血因子Ⅱa、Ⅶa灭活作用强,对Ⅹa作用弱
B.对凝血因子Ⅱa、Ⅸa灭活作用强,对Ⅹa作用弱
C.对凝血因子Ⅹa、Ⅺa灭活作用强,对Ⅱa作用弱
D.对凝血因子Ⅹa、Ⅻa灭活作用强,对Ⅱa作用弱
E.对凝血因子Ⅹa、Ⅸa灭活作用强,对Ⅱa作用弱

4.单项选择题现认为肝素的作用机制是()

A.增强ATⅢ作用,后者是凝血因子所含丝氨酸残基蛋白酶的抑制剂
B.增强ATⅢ作用,后者是凝血因子所含精氨酸残基蛋白酶的抑制剂
C.增强ATⅢ作用,后者是凝血因子所含谷氨酸残基蛋白酶的抑制剂
D.肝素直接与凝血因子结合,水解活化的凝血因子
E.增强ATⅢ灭活所有蛋白质凝血因子作用

5.单项选择题肝素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络合钙离子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加速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的灭活
D.激活纤溶酶
E.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化

6.单项选择题拮抗肝素过量的药物是()

A.维生素K
B.维生素C
C.硫酸鱼精蛋白
D.氨甲苯酸
E.氨甲环酸

7.单项选择题肝素增强抗凝血酶Ⅲ灭活的凝血因子是()

A.Ⅱa、Ⅸa、Ⅹa、Ⅺa、Ⅻa
B.Ⅱa、Ⅲa、Ⅳa、Ⅴa、Ⅶa
C.Ⅱa、Ⅵa、Ⅶa、Ⅷa、Ⅸa
D.Ⅱa、Ⅶa、Ⅷa、Ⅸa、Ⅹa
E.Ⅱa、Ⅶa、Ⅷa、Ⅹa、Ⅻa

8.单项选择题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氯噻嗪
E.氢氯噻嗪

9.单项选择题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妇女多毛症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糖皮质激素
E.氢氯噻嗪

10.单项选择题属于保钾利尿药的是()

A.氢氯噻嗪
B.螺内酯
C.甘露醇
D.呋塞米
E.乙酰唑胺

最新试题

一位8岁女童由其母亲带来就诊,主诉每年春季出现流涕、鼻痒、流泪、喷嚏,正口服苯海拉明治疗。但孩子的老师反映她常常上课睡觉,考试成绩下降。经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情况,也未使用其他药物。医生诊断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并处方了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讨论问题:(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副作用;(2)转换为非索非那定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尼日利亚非法开采金矿铅中毒死数百名儿童2010年10月5日国际医疗援助组织“医生无国界”说,受非法开采金矿影响,半年来,尼日利亚北部已有至少4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铅中毒。按照“医生无国界”的说法,尼日利亚扎姆法拉州部分地区非法开采金矿现象严重,致使附近村庄土壤和水源铅含量大幅升高。铅中毒死亡人数记录显示,6个月来,已有超过400名儿童死亡。

题型:问答题

临床药师建议换用伏立康唑而非两性霉素B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银屑病史30年,足癣30余年,因趾甲变黄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脚趾远端分离、甲变黄缺损。甲下碎屑经真菌检测鉴定为红色毛癣菌。临床诊断为银屑病合并甲真菌病。因患者拒绝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所以给予患者外用30%醋酸溶液和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目前病甲无明显改善。问题讨论:(1)甲真菌病首选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主要不良反应;(2)治疗浅表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3岁。主诉:心慌、气短、乏力、胸闷,稍活动后加重,2年余。医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片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题型:问答题

张某,男,71岁,因下肢水肿,胸闷,气短就诊,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大夫应用处方为地高辛片每次0.25mg,每天3次,氢氯噻嗪片每次25mg,每天3次,泼尼松片每次10mg,每天3次。治疗数天不见好转,请分析原因。

题型:问答题

简述使用利多卡因的依据。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肾衰竭,每周接受透析3次,诊断患有严重贫血。医生的处理方案: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补充铁剂;每2周检测1次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压。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某女性患者,45岁,因头痛就诊。确诊为有先兆性偏头痛。医生处理方案:给予麦角胺和咖啡因,并建议在有先兆出现时可服用。试对医生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2010年1月1日美国FDA发布信息,称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并要求双膦酸盐类药品生产厂商在其产品说明书及标签上增加关于这一风险的警告及用药指导。在说明书的适应证与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双膦酸盐类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尚不清楚。讨论问题: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