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可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或体征,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就诊,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

A.诊断怀疑偏倚
B.检出偏倚
C.测量偏倚
D.混杂偏倚
E.Berkson’s偏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A.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造成
B.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
C.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
D.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
E.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告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

2.单项选择题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是()

A.无应答偏倚
B.Berkson’s偏倚
C.抽样误差
D.易感性偏倚
E.混杂偏倚

3.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

A.限制
B.匹配
C.随机化
D.分层分析
E.研究对象有代表性

4.单项选择题以下说法中哪项正确()

A.偏倚可发生在临床流行学研究的各个阶段
B.选择偏倚是在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误差
C.偏倚可通过分层和多因素分析进行处理
D.信息偏倚主要是由于研究对象不能提供准确信息造成的
E.以上都正确

5.单项选择题关于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B.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相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而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7.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

A.盲法
B.分层分析
C.标准化
D.随机化
E.匹配

8.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些模型可用于研究疾病地区聚集性()

A.二项分布模型
B.正态分布模型
C.Reed-Frost模型
D.阈模型
E.催化模型

9.单项选择题能明确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观察性研究

10.单项选择题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

A.研究疾病流行规律
B.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C.建立与实际相符的模型
D.控制疾病流行
E.从理论上提出疾病的防治决策和措施

最新试题

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个地区过去每年流感发病率为5%,今年的流感发病率为30%一个城市麻疹的发病率多年来保持在一个相同的水平一所中学在一天内突然发生数百名食物中毒病例相邻的几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霍乱病例

题型:配伍题

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的疾病是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疾病是

题型:配伍题

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的指标是某医院进行了一项某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的指标是

题型:配伍题

1996年该病的病死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经土壤传播的疾病是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是经疫水传播的疾病是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是

题型:配伍题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是多因子遗传病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是

题型:配伍题

人为的给予干预措施的流行病研究方法是()在21个国家中,调查了1950~1960年和1960~1970年的心脏病死亡率,并分析了心脏病与该国家1971年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关系。校正这些国家人口的年龄差别后,表明口服避孕药越多的国家心脏病死亡率越高。该研究可能是()某社区卫生机构打算通过调查,了解当年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你认为采取哪一种方法进行调查最为合适()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

题型:配伍题

75%的糖尿病患者的筛检试验为阳性,它指的是()从1990~2000年,用某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在这段时间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因受到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糖尿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而B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40mg/100ml。这就意味着前者的()高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增加

题型:配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