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

从2002年11月起,国外某研究小组从199名女性体内提取2221颗卵子,并对其中66名女性支付了每人30万~150万韩元的酬金。在卵子捐献过程中虽然预知过度排卵会引起卵巢肿胀等后遗症,但研究小组并没向捐卵女性解释取卵后的副作用。此后的调查还发现,该小组有两名女研究生的名字出现在卵子捐献者名录上,甚至有1名女研究生是在注射了激素并接受了全身麻醉后非自愿捐献卵子的。

关于研究者应否受到谴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受到谴责,因为研究者违背了人体实验的知情同意原则
B.不应受到谴责,因为每个人都有推动医学发展的义务
C.不应受到谴责,研究者有责任进行科学研究以推动医学的发展
D.应受到谴责,因为研究者没有向受试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E.不应受到谴责,因为受试者在实验中得到了足够多的物质补偿

3.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

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遵循下述哪项道德要求()

A.尊重、理解、关心、帮助
B.由病人自己管理
C.由家属照顾
D.嫌脏、嫌臭,漠不关心
E.埋怨患者,做了多次治疗后,仍不能自理

最新试题

下列有关伦理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报道,现在有些医院已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使体格检查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以免受检患者曝光于众人面前。更确切地说这些措施反映了医院和医生哪一种医德意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何年通过的“夏威夷宣言”明确规定了对待精神病人的伦理原则()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2006年大学毕业,同年5月右腿麻木,8月左腿也麻木,9月出现行走困难,11月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探查为T2、3脊髓血管畸形后关闭。在手术探查伤口愈合期间病情加重,出现胸以下感觉异常,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2007年2月11号转某大医院诊疗,诊断为T2、3脊髓畸形,神经外科医生叫患者放弃,说做不做都会瘫痪。但患者家属执意要求医生为其孩子做手术。上述病例从伦理学上分析,下述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预见到人体试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采取的正当措施应该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中年男患者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急诊室。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明确提示心肌梗死。患者很清醒,但拒绝住院,坚持要回家。此时医生应该()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体现医师克已美德的做法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相传张仲景在50岁左右的时候,曾担任过湖南长沙的太守。在这个时期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医生,仍然积极地为百姓诊治疾病。按照当时封建制度的规定,太守是不允许进入民间屋舍的,更不能私下随便给病人看病。为了能及时抢救病人,他想出了个主意,每逢初一和十五两天,便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坐在公堂上给病人治病。时间长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各方病人都聚集在衙门前候诊,始被人称为"坐堂大夫"。以后中药铺皆以"堂"为名,原因据说就在这里。张仲景去世后,长沙百姓在迎盘街修建了张公四祠,以表达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这个案例反映的医德思想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是指通过基因水平的操纵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疗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老年患者身患肺癌晚期,生命垂危,家属明确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进行抢救,医护人员应该()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