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大学毕业生小梅因车祸导致瘫痪,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情绪十分低落。社会工作者小张介入后,对小梅进行了情绪疏导,并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决定开办一家网上工艺品商店。一年来,在小张的协助下,网店发展走上了正轨,小梅已经掌握了所有业务流程,情绪也恢复正常。在此情况下,小张觉得可以结案了,一天,小张在家访中对小梅说,自己的任务已完成,从明天开始将不再来小梅的家。小梅感到十分震惊,情绪又回落到服务前的状态,没有心思处理网店的业务了。
问题:
1.分析导致小梅在结案时情绪回到以前状态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为避免小梅的负面反应,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结案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问答题

小军,15岁,其父亲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会谈就此结束。
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9.问答题

李女士,女,35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来是一家医院的护士,身体非常健康,半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后双目失明,因此丢掉了工作。李女士的老公是一家私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很不错,但是工作忙碌,无暇照顾李女士。李女士有一个女儿5岁,上幼儿园,由保姆接送上学。李女士失明后,母亲搬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照顾起来感到力不从心。社区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能为李女士提供专业的陪护服务和康复训练。半年来,李女士身上的伤逐渐康复,但她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实,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与人交谈,也不愿意出门;李女士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候情绪低落,一个人默默流泪,有时候脾气暴躁,乱摔东西。事故发生前,李女士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结识了很多朋友。事故发生后,她的好多朋友都上门来看望她,可是她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给她打电话问候,她也不会接。李女士的老公很担心妻子的状况,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1.请界定本案中的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2.请说明通用过程模式中"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3.请以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为框架,界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李女士的问题和需要。

10.问答题

张亮,男,15岁,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从小就不在身边,一直由乡下年迈的奶奶照顾长大。张亮出生可是张家的一大喜事,乐坏了爷爷奶奶,全村人都来道喜,张亮是在全村人的夸赞中长大的。张亮很小就知道孝顺奶奶,放学后经常帮奶奶做家务。张亮个子长得高出同龄孩子,篮球打得比较好,在村里是孩子王,在学校还是班干部。去年奶奶离世后他被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张亮的爸爸做装修,有自己的公司,生意还不错,妈妈在一所大学的食堂打工。张亮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厚,父母也曾尝试着关心他,来补偿对孩子多年的情感缺失,但张亮并不愿意理会。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课程跟不上,也感到很不适应,周围的同学经常因为他的口音取笑他,久而久之他就不愿再和同学交流,一个人独来独往,张亮常常感到很孤独,很想念和奶奶一起在乡下的愉快时光。后来,张亮结识了一群不良少年,开始跟他们混在一起,经常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向父母无节制地要零用钱。对此,他母亲十分焦急和担心,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梅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请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生态系统。
2.结合案例,请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需要。
3.结合案例,请以优势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资源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