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水工建筑物场地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正确的是()。

A.卵砾类土不能排除液化的可能性
B.采用不大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判定液化性时,不计入不小于5mm的颗粒粒组的影响
C.液化初步判定时,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
D.当上限剪切波速大于土层的剪切波速时,可判为不液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局部突出的地形对地震动参数有放大作用,下列表述中()不正确。()

A.高突地形中越接近基准面处反映越强烈
B.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越小,反映越强烈
C.一般情况下,土质结构的反映比岩质结构小
D.高突地形顶面越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反映越强烈

2.多项选择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

A.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m
B.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m考虑
C.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
D.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3.多项选择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

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C.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4.多项选择题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正确。()

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C.对6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D.对8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5.多项选择题下列()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A.基岩埋深为0.5~1.0m的场地
B.土质陡坡
C.半填半挖地基
D.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滑坡的部位

6.多项选择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

A.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7.多项选择题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下述()不正确。()

A.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B.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C.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D.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

8.多项选择题关于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下述()正确。()

A.取决于地震强弱的不同
B.取决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
C.是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D.是对建筑场地不同类型的要求

9.多项选择题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尺度,主要与下列()有关。()

A.地震震级
B.地震烈度
C.建筑结构的强度
D.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

10.多项选择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是错误的。()

A.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B.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C.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D.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