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哪些表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

A.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B.宪法是一国之内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较之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下面关于法的普遍性的说法错误的有()

A.在阶级社会中,法仅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
B.在法的精神实质上,法的普遍性与法的公正性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
C.法的普遍性表现为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关系
D.法在一国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之外也有法律效力,这充分体现了法的普遍性

2.多项选择题韩某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胡某因到云南旅游,向韩某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胡某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的“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韩某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韩某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韩某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
B.在没有出借前,韩某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
C.韩某的照相机被胡某毁损,韩某便拥有了向胡某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胡某则有义务赔偿韩某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D.根据法院的判决,在韩某和胡某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第二性法律关系

3.多项选择题吴某是一个著名的球星,相关消息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有个记者对吴某相关的某事做了报道,但吴某认为记者的报道失实,要求记者赔礼道歉并赔偿,记者拒绝。吴某恼羞成怒,出资雇佣几个人将该记者打伤。后来司法机关介入,将吴某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拘留。吴某声称,他明知打伤记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记者的报道严重失实,他忍无可忍。社会公众对吴某的行为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以下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吴某明知故意伤害是违法的,但还执意去做,明知故犯,应当罪加一等
B.吴某明知故意伤害是违法的,但还执意去做,明知故犯,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公众对于此事的议论和不同看法,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通过正当的合法的手段来解决纠纷
D.吴某是公众人物,他应当容忍自己的私人生活曝光于公众,法律对他的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也就不如普通人那么高

4.多项选择题关于我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当代中国,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作为补充制定法的渊源的
B.非正式法律渊源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并不矛盾,同样可以适用在刑事法律的领域
C.在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是非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在民法法系国家,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D.《民法通则》第6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由此可见,政策是我国的正式的法律渊源之一

5.多项选择题纵观自然法理论的发展史,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那么下列关于自然法理论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中世纪的神学的自然法将上帝的意志或者理性与法的两个层次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的法理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按照效力的等级,法可以被划分为四个层次: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B.古希腊的哲学自然法理论将法划分为(作为本质的)自然法与(作为现象的)实在法两个层次
C.伴随着神之角色的消逝,“自然”一词的内容在近代的自然法观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的理性成为自然的核心含义。这种理性的自然法以对人的预设为出发点,进而认为人的基本权利是自然法的关键
D.自然法的含义经历了从“本质”到“神意”再到“人的理性”的演变,但其基本的认识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这种认识结构就是自然法的一元论

6.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公证机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正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B.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C.北京市只能设立一个公证机构
D.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

7.单项选择题王某原是甲市A区法院法官,2005年11月通过司法考试。2006年11月11日辞去法院的工作并向甲市司法局申请执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作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执业
B.不能承办其女儿所任法官的法院管辖的案件,作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C.在2008年11月11日以后才能到A区法院出庭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D.在2008年11月11日之前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8.单项选择题张律师在一民事案件中,因故与原告谢某解除了委托关系。同案中有独立请求权的王某作为第三人委托张律师作他的诉讼代理人参加本案诉讼,张律师应如何处理?

A.因法律无明文规定,由张律师自行决定
B.在征得谢某的同意后,可接受王某的委托
C.不得接受王某的委托
D.无需征得谢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王某的委托

9.单项选择题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安排)是WTO下列哪个原则的例外?

A.国民待遇原则
B.最惠国待遇原则
C.一般性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对发展中成员特殊优惠的原则

最新试题

甲上了地铁车厢,看到座椅上有个包,便问旁边的乙:“是您的吗?”乙明知不是自己的,而是睡着了的乘客丙的,却答道:“是的”。甲便将包递给乙,然后自己坐下。乙拿到包后离开车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欲毒死丙,将配好的毒酒交给乙,谎称是为丙治病的药酒,让乙送给10公里外的丙喝。乙对此毫不知情,在路途中不慎摔倒,毒酒全洒一地。甲的行为构成()

题型:多项选择题

刑法将“入户抢劫”作为抢劫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下列情形属于“入户抢劫”的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赠送乙一块名牌手表(价值1万元)。乙生性多疑,认为该表是赝品,最多值100元,便花言巧语欺骗丙,将该手表以1万元卖给了丙。乙的行为构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公民马荣2000年到法国留学并于2005年取得法国国籍。马荣2005年之后一直定居在法国。2007年马荣在中国与丈夫中国人王某生下一子马小荣,根据法国国籍法的规定马小荣可以获得法国国籍。马小荣自出生后就随奶奶一直生活在中国。马荣的弟弟马军为现役军人,在得知姐姐加入法国国籍并定居法国后就拜托马荣为其申请加入法国国籍。根据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情形,构成强奸罪致人死亡的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居住在A 地的甲因抢劫罪被B 地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并生效,后在C 地服刑。在甲服刑的第二年,发现甲还曾经在D 地故意杀死了E 地的乙,甲杀人后逃往F 地躲藏居住了一年半,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冯某来到某珠宝店,以买金项链为名,诱使营业员将金项链交其手中,戴在脖子上,让营业员拿一个镜子,假装审视,并询问站在柜台里面的营业员是否好看。营业员回答很好看。冯某说那就要了,遂趁营业员不备,戴走迅速逃离。冯某的行为构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系聋人,故意伤害乙,在某县法院受审,甲未委托辩护人,法院通过法律援助机构为甲提供了法律援助律师丙和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