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在一次关于限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课堂讨论中,甲说:假如被剥夺政治权利,就不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职务的权利;乙说: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丙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B、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C、丙的说法是正确的
D、甲、乙、丙的说法都不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是

A、胡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廖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石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2.单项选择题秦某为筹集木料建造房屋,盗伐了他人自留山﹑责任田等地边种植的零星树木3个多立方米;同时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所有的森林7立方米,则对秦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罪和盗伐林木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滥罚林木罪定罪处罚

3.多项选择题以下哪些属于结果加重犯?

A、甲是一西医,自己开了一家诊所,因生意不好,就开始研究一种西药“头痛零”,觉得该药的制造即为简单,于是自己买了原料制作,同样冠名“头痛零”,在自己的诊所卖。一人买去后吃完没多久就出现中毒症状,导致视觉神经受损而失明
B、甲为了追讨工钱,将老板的儿子乙劫至一地下室,致乙在地下室窒息而死
C、甲组织一批人偷越我国西南边境,造成其中一人重伤
D、甲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已经赌博输完,客观上无法再归还

4.多项选择题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B、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单位的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C、单位犯罪一律适用双罚制
D、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5.多项选择题下列犯罪中,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有

A、甲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骗得3万元人民币
B、甲为了杀害乙,去黑市上买了一把手枪,将乙杀害
C、甲为了盗窃财物,撬开乙家的锁,盗走其祖传字画
D、甲接受被告人一方的财物,将原本应该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仅判了三年

7.多项选择题下列行为不构成包庇罪的有

A、甲作假证包庇其到处招摇撞骗的儿子乙
B、甲是吸毒者,为能买到毒品而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乙
C、甲明知乙在走私一批汽车,为帮助乙掩饰、隐瞒违法所得的来源和性质,甲协助乙将资金汇往境外
D、甲是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包庇

8.单项选择题甲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B、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9.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些情况构成共同犯罪?

A、甲教唆13岁的乙盗窃,盗窃来的财物二人平分
B、甲教唆乙去杀害丙,乙却强奸了丙
C、甲教乙一种诈骗的方法,说“屡骗屡中”,乙用该方法,果然骗得不少钱
D、甲教唆乙去放火烧毁一幢房子,乙正欲点火时主人来了,乙迅速逃离

最新试题

赌博罪立案追诉标准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下列有关刑罚制度和量刑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司机甲驾驶载重卡车在工厂仓库卸货,误以为已经卸完货物,遂发动汽车径直开走,造成尚在车上卸货的乙站立不稳,头部着地摔死。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乘客甲和公交车司机乙发生争吵,狠狠地殴打司机乙的头部,并抢夺方向盘。乙非常气愤,后乙把车停到路边,让客人下来,将车门打开。骑自行车的丙正好经过此地,撞上打开的车门而当场身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情形中。

题型:多项选择题

关于本案杨某的定罪量刑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因为邻居乙告发入狱,刚刚刑满释放,准备杀乙报仇,考虑到自己不便出面,便花钱雇丙杀乙。某日,甲见乙一人在家便通知丙动手,丙携凶器潜入乙家中,正准备杀乙时,乙苦苦哀求,当场给丙5万元,跪求丙放过自己。丙贪恋钱财放弃杀乙,但威胁乙将钱全部交给自己。丙拿钱后为给甲一个交代,将乙捅伤后离开。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李某将办公室内赵某的钱包盗走,钱包内有少量零钱及信用卡数张,李某将零钱占为己有后,准备到银行套取信用卡里的现金。因为赵某及时报案,李某在银行取款时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分析材料三中林波行为的刑事责任。

题型:问答题

本案没有造成后果中林某、胡某、何某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分析说明理由。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