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关系到居室内空气清洁,便于人们放置家具摆设,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避免过分拥挤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的一项重要的居室规模指标是()

A.居室容积
B.居室面积
C.居室净高
D.居室进深
E.居室通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居室净高是指()

A.地面到房梁之间的距离
B.墙角对角线之间的距离
C.室内地板到室外屋顶之间的高度
D.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
E.地基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

2.单项选择题以下哪一项是居室容积的确定依据()

A.人的CO2呼出量,室内O2消耗量等因素
B.人的CO2呼出量,室内自然换气次数等因素
C.室内CO2上升量,室内O2消耗量等因素
D.人的O2需要量,室内自然换气次数等因素
E.室内外CO2含量之差

3.单项选择题相邻两建筑物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否则前排建筑会影响后排建筑物,除了()

A.日照和采光
B.采光和通风
C.日照和通风
D.温度和湿度
E.通风

4.单项选择题村镇居民点用地选择的卫生要求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避免选取在地方病高发区和自然疫源地区
B.地势高,干燥,地下水位要低
C.土壤要清洁,要有良好水源
D.背风向阳,最好向东南倾斜有一定坡度
E.交通方便,为便于村民往来穿境交通最好经过镇中心

5.单项选择题城市绿化卫生要求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绿化要满足调节微小气候要求
B.绿化要满足环境中O和CO平衡要求
C.南方夏季闷热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可安排太多绿地面积
D.绿化要全市均衡分布,形成点、线、面结合绿地系统
E.应选择树冠大、生长快且具有环保作用的经济树木

6.单项选择题人口净密度增高,会出现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每人居住面积增加
B.人群密集,传染病易于流行
C.人口密度增高,必然建筑密度增高,影响通风
D.人口密度增高,必然建筑密度增高,影响日照
E.室外空地面积减少,绿地面积不足

7.单项选择题居住建筑密度设定时应考虑哪一项因素()

A.居住小区的规模
B.建筑物的朝向
C.建筑物的层数
D.每人居住面积定额
E.居室的规模

8.单项选择题城市规划中大城市机场到市区机动车需几小时左右为宜()

A.半小时
B.半小时~1小时
C.1小时左右
D.1~2小时
E.2小时左右

9.单项选择题有关城市规划中的卫生防护距离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不同工业类别标准应不同
B.不同地形条件标准应不同
C.不同气象条件标准应不同
D.卫生防护距离内可修建车库
E.卫生防护距离内可修建成公园、体育场

10.单项选择题城市规划中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是()

A.指工厂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B.指工厂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大距离
C.指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D.指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到居住区边界的最大距离
E.以上都不是

最新试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接触到化妆品和药品。尽管它们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农村的井水可以采用漂白粉消毒,其中正确操作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城镇内主要是六层建筑物时,所需最小服务水头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了数十项指标,其中饮水铁不超过0.3mg/L,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不超过0.002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超过0.3mg/L,这些指标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研究,可污染饮用水的致病微生物有上百种,为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人体健康,可以采用臭氧进行消毒,那么臭氧消毒的特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一种大气污染物,水溶性,易被上呼吸道吸收,对眼、鼻及支气管有很强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有促癌作用。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雾和酸雨。该污染物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多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都由煤烟型转向碳氧化物型污染,居民的健康检查结果也都发生与此相应的健康效应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地区有农产区和旅游区。最近,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对两区产妇及其婴儿体检.发现农产区母亲乳汁和血液中DDT含量高出旅游区1~2倍。进一步调查发现农产区10年前农药的销售量与使用量较旅游区高出3~4倍之多.但近几年来农产区农药销售量、使用量急剧减,与旅游区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上的意义。则两区母乳及血液中DDT值仍差异悬殊的原因最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长期饮用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危害主要来自()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一种净水器经过对其出水水质的检验显示浊度为0.5,细菌总数为10CFU/ml,溶解性总固体600mg/L,色度3度,砷<0.01mg/L,据此认为该水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