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卫生毒理学中较为常见的剂量一反应曲线为()

A.直线
B.抛物线
C.S形曲线
D.对数曲线
E.正态曲线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形曲线,原因是不同个体的()

A.吸收速度差异
B.分布部位差异
C.代谢速度差异
D.排泄速度差异
E.易感性差异

2.单项选择题慢性毒作用带(Zch)值越大的毒物引起()

A.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B.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C.蓄积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D.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E.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3.单项选择题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

A.喂饲
B.灌胃
C.吞咽胶囊
D.静式吸入
E.皮肤敷贴

4.单项选择题先天缺乏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力的患者,对亚硝酸盐类物质异常敏感,这种毒作用改变可以归因为()

A.过敏反应
B.速发作用
C.迟发作用
D.特异体质反应
E.超敏反应

5.单项选择题Zch值越大的毒物引起()

A.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
B.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C.蓄积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D.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
E.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6.单项选择题关于Zac说法正确的是()

A.Zac=Limac/LD50
B.Zac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
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
E.Zac=Limac/limch

7.单项选择题毒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曲线为()

A.直线
B.抛物线
C.对称S状曲线
D.不对称S状曲线
E.U形曲线

8.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LD5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
B.通常以mg/kg体重表示
C.是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的依据
D.与染毒途径无关
E.与动物种属有关

9.单项选择题有关靶器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组织是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
B.靶器官一般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几个
C.在同一靶器官产生毒效应的化学物质毒作用机制相同
D.靶器官一定是该化学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
E.苯胺和CO均可作用于红细胞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但毒作用机制不同

10.单项选择题有关毒效应谱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毒效应的性质与强度变化构成毒效应谱
B.毒效应谱变化从微小的生理生化变化到临床中毒直至死亡
C.毒效应一般由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来检测
D.有机磷农药抑制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活性属于毒效应的特异指标
E.苯胺可致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属于毒效应的非特异指标

最新试题

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一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最常受到烷化的是乌嘌呤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0年对某钢铁公司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试。结果141例放射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43‰,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31‰。95%正常值范围0-1‰,放射工作者微核率虽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停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维持一年,但处于正常值范围,是否有损害作用。有助于评价的指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a(135/94mmHg)。排除由于误食药物或有毒物应做如下检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果事先给予实验动物SKF一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外源化学物经皮肤途径吸收主要通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安全系数用于动物试验资料外推到人.关于安全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