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

A.6类18种
B.7类18种
C.7类28种
D.8类28种
E.8类38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国务院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于()

A.1985年
B.1987年
C.1991年
D.1996年
E.2001年

2.单项选择题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是()

A.人群密集,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B.人群密集,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C.人群密集,流动性小,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D.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E.人群固定,流动性小,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3.单项选择题公共场所是()

A.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B.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C.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封闭式生活环境
D.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开放式生活环境
E.固定人群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4.单项选择题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

A.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数量
B.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性质
C.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种类
D.污染的方式及污染物的种类
E.污染的方式及污染物的性质

5.单项选择题发生应急事件时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A.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过程以及当事者
B.污染物的品名、种类、性状和数量
C.了解污染物的波及范围及扩散趋势
D.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并确定对照点
E.以上都是

6.单项选择题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措施包括()

A.利用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水中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B.通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炭过滤法除去或降低氯化消毒副产物
C.改变传统的氯化消毒工艺
D.采用其他消毒方式
E.以上都是

7.单项选择题介水传染病多表现为()

A.中毒性疾病
B.肠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皮肤病
E.免疫性疾病

8.单项选择题在水体发生严重污染事故时进行的水体污染调查为()

A.监测性调查
B.基础调查
C.流行病学调查
D.专题调查
E.应急性调查

9.单项选择题防止水传播性疾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

A.选择水源
B.混凝沉淀
C.过滤
D.消毒
E.水源防护

10.单项选择题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象条件
B.流量
C.季节
D.自然灾害
E.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最新试题

某地曾在20世纪60年代建一有机氯农药厂,数年后。附近居民反映增多.有的说空气中有难闻的气味。有的说鱼体中有煤油气味。为了判断该有机氯农药厂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否产生损害,其最有效的指标是测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一种污染物,它是含氯碳氢化合物的燃烧产物,易溶于脂肪组织,是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也是一种环境激素。该污染物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农村的井水可以采用漂白粉消毒,其中正确操作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一些偏远农村居民的躯干、四肢皮肤发生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伴有周围神经炎症状.患者的手掌和脚跖皮肤过度角化等表现。据此认为最有可能与下列哪种化学元素摄入过多有关()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目前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空气质量日报。当报告某种污染物为该区域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时,说明在各种污染物中,该污染物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地区有农产区和旅游区。最近,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对两区产妇及其婴儿体检.发现农产区母亲乳汁和血液中DDT含量高出旅游区1~2倍。进一步调查发现农产区10年前农药的销售量与使用量较旅游区高出3~4倍之多.但近几年来农产区农药销售量、使用量急剧减,与旅游区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上的意义。则两区母乳及血液中DDT值仍差异悬殊的原因最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土壤中某污染物的自然本底值是0.5mg/kg,其卫生标准为1.5mg/kg,那么其土壤中的环境容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集中式给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含大量有机物废水的严重污染,已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已严重恶化,水中溶解氧含量几乎测不出,并已有变黑发臭的现象,此时水中进行的净化过程主要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城镇最近在离居民区约600米的南方,建有一烟囱高50米的垃圾焚烧炉,冬天过后夏天来临,附近居民纷纷反映臭气难闻。当地居民为何夏天抱怨意见多,您认为最大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