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LD50是指<()

A.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能使群体中有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
D.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药物的ED50值越小,则其()

A.毒性越大
B.作用越强
C.安全性越大
D.治疗指数越高
E.以上均不是

2.单项选择题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法是()

A.药物恒速静脉滴注
B.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
C.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用1.44倍的剂量
D.每五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E.每五个半衰期增加给药一次

3.单项选择题生物利用度是指()

A.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C.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D.给药24小时内的AUC与MIC比值
E.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4.单项选择题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蛋白结合率
B.吸收速度
C.消除速度
D.作用强弱
E.起效快慢

5.单项选择题关于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

A.MIC是指在体外培养18~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致病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B.MBC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量减少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C.AUC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D.Cmax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
E.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6.单项选择题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

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
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
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7.单项选择题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

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B.产生DNA螺旋酶
C.孔蛋白缺如
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
E.产生β-内酰胺酶

8.单项选择题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是()

A.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B.细菌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C.主动排外
D.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E.DNA螺旋酶的改变

9.单项选择题以下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药物是()

A.阿奇霉素
B.阿米卡星
C.利奈唑烷
D.哌拉西林
E.氧氟沙星

10.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生物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
B.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C.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D.多重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E.交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最新试题

关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28岁,有5年吸毒史,因"发热、头痛4天"入院。查体: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墨汁镜检到椭圆形的双层厚壁孢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44岁,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乏力,恶心。查体:神清,HBsAg(+),化验:ALT、AST升高,该患者被诊断为普通型肝炎,作穿刺活检,镜下见细胞核固缩、嗜酸性小体,其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55岁,6年前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医师建议选用长效降压药,其选用长效降压药的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3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2周,发热10天,疑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则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66岁,诊断为肺癌、肺部感染,头孢曲松钠针治疗10天后咳嗽咳痰好转,化疗2周后出现咳嗽加重,痰培养多次检到白色念珠菌,以下使病情加重的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30岁,2周前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广泛出血点,来院就诊。查体:胸骨下端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用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的转运方式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30岁,因前日淋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铁锈色痰,首选药物青霉素G治疗,为什么不宜口服()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符合应激性溃疡表现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