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纳粹德国进攻下列欧洲国家的顺序是()。

A.波兰、法国、挪威、丹麦
B.丹麦、挪威、波兰、法国
C.法国、波兰、丹麦、挪威
D.波兰、丹麦、挪威、法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从德波战争开始到波兰彻底论,共持续了()。

A.两周
B.一个月
C.六周
D.两个月

2.单项选择题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计划名为()。

A.红色方案
B.绿色方案
C.白色方案
D.黄色方案

3.单项选择题1939年5月签订《钢铁盟约》的缔结国是()。

A.德、意、日
B.德、意、日、西班牙
C.德、意
D.德、日

4.单项选择题1939年4月入侵阿尔巴尼亚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南斯拉夫
D.西班牙

6.单项选择题在1938年“捷克五月危机”中,各大国面临德国即将出兵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局面,态度是()。

A.苏、法、英三国都表示要支持捷克斯洛伐克
B.苏、法、英三国都表示支持德国
C.苏联支持捷克斯洛伐克,法、英支持德国
D.苏联支持德国,法、英支持捷克斯洛伐克

7.单项选择题最早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国家是()。

A.德、意、日
B.德、日
C.德、意
D.德、英、法

8.单项选择题1937年11月举行的布鲁塞尔会议旨在讨论()。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问题
B.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问题
C.日本全面侵华问题
D.德国毁约扩军问题

10.单项选择题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七大”,会议对各国社会民主党采取的方针是()。

A.重点打击
B.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也予以抨击
C.中立
D.联合

最新试题

“它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基本人权;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会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通过与会各国代表的认真讨论,大家共同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这里的“它”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二战场的开辟,其影响不仅在欧洲,而且将及于太平洋与中国。”可见,第二战场的开辟()

题型:单项选择题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国际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根据这一国际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到“一超多强”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当今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苏联历史上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共同针对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面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舟共济、并肩同行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①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②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加深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代的历程》一书中描述了“一件衬衫的诞生”:制作衬衣的棉花生长在印度,棉花的种子来自美国,棉线中的人造纤维来自葡萄牙,染料则来自6个国家,领口内衬来自巴西,剪裁机器来自德国,最后的制作在马来西亚完成。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北约15个国家的近600万兵力和华约8个国家的600万兵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材料表明北约、华约成立的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史实的有()①冷战使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②冷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③冷战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④冷战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