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如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图甲中的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序号),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序号)。
(4)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浆)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_________(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取出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的细胞核,移到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结果发现经过移植的卵细胞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1)肠细胞核移植到未分化的卵细胞中,受到______的影响,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这说明______和______是相互影响的。(2)肠细胞核内具备发育成蝌蚪的____。(3)该结果说明动物细胞核____。

题型:问答题

下图为一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红眼(T)对白眼(t)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果蝇为______(雌,雄)性果蝇。(2)该果蝇有常染色体______条,属于______倍体生物。(3)该果蝇的一个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种具有生理功能的配子。(4)图中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T与t在遗传中不仅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还属于______遗传。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

图1为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图3、图4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写图中标号,横线里填写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和(),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结构15与()的形成有关。(2)图2、图3、图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图2、图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循环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图3、图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子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子一代不育,可用_______处理子一代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题型:问答题

下图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_________进行调节。两者均是与甲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相应的_________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机制。(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________年后开始的。(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________型。(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________,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________点上。

题型:问答题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_(填a或b)。(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填a或b),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_______(相同,不同),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____。(3)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要预期若干年后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主要依据_______。

题型:问答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用字母表示)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性激素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细胞。(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题型:问答题

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Ⅰ-2_____;Ⅲ-9______;(2)写出Ⅲ-10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_____。(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

题型:问答题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B图为A图虚线框放大图,C图为A图中⑥的放大图),据图回答: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3)在A图的⑥突触结构中,其信号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4)图C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如乙酰胆碱),③的名称是_________,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5)取手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_________的控制。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