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
B.阅读《水浒传》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4.单项选择题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温瑟夫博士访华,出席“互联网·未来”论坛。如果你作为一位记者采访温瑟夫博士的问题是“为什么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介?”你得到的答案应该是()

A.它具有一般媒介的功能
B.当今社会只有四种传播方式
C.互联网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媒介
D.互联网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6.单项选择题《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表明()

A.工业革命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
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关系日益密切
C.传统技术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
D.科学研究成为创造发明的唯一途径

7.单项选择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

8.单项选择题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1950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与科技进步相关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投入

10.单项选择题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平的社会问题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最新试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以下不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个月。1975年他突然中风,无法上班,但是当时的总统正好是当年积极主张弹劾他的众议院共和党(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了不让福特总统有机会任命一个保守派的法官,他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出庭,最后还是前功尽弃。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它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材料中的文学形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博洛尼亚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的源头”。哥白尼在校期间学习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古希腊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日心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在校期间成功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这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 行政命令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此前泰国、韩国和加拿大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这反映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只有70多年,革命前没有一次像样的思想启蒙,因此,民国建立后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民主政治,政局反而更混乱。该学者旨在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创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材料旨在说明多极化的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