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2013年有文章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和二战后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达到质变的临界点,如今全球各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又达到新临界点。”在前一个“临界点”经济实力异位的国家是()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苏联
C.美国和中国
D.中国和英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普通游客专门来游览布雷顿森林会议旧址。有一次,在参观的过程中,一名游客甚至大声说,我们需要再开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材料反映出人们()

A.期望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
B.希望发挥新兴经济体的作用
C.希望重新确立美元的特殊地位
D.热衷于历史热点区域的旅游

5.单项选择题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材料所说“分散时代”的特点是()

A.美国建立了单极霸权
B.恐怖主义日益泛滥
C.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D.以谈判取代了斗争

7.单项选择题2006年5月,俄罗斯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俄罗斯)走自己的路而不会唯西方马首是瞻。”这表明()

A.走出低谷的俄罗斯希望重振大国地位
B.俄罗斯欲重新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建立的单极世界霸权被各国反对
D.俄罗斯已经完全摆脱困境成为强国

8.单项选择题有人评论说:“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上海精神’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成为各国发展互信、平等、相互尊重和睦邻友好关系的有效准则。”由此可见,“上海精神”的实质是()

A.加强区域国家间结盟友好
B.谋求区域间的和平与发展
C.推进中国与亚洲各国结盟
D.共同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9.单项选择题毛泽东曾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事件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苏的关系由紧张到缓和
C.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10.单项选择题“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次“握手”()

A.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形成了对抗苏联霸权主义的政治同盟
C.标志着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D.彻底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最新试题

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以强力干预手段来应对日益发展的劳资冲突。但迫于各方压力,1824一1825年间,《反结社法》被废除。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罗斯福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欧洲,它就可以转向对全世界的控制。”为避免其他国家控制欧洲,美国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①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提供方便②派兵参加协约国对德国作战③确定了参加二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

题型:单项选择题

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购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上述材料中观点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 行政命令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此前泰国、韩国和加拿大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这反映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个月。1975年他突然中风,无法上班,但是当时的总统正好是当年积极主张弹劾他的众议院共和党(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了不让福特总统有机会任命一个保守派的法官,他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出庭,最后还是前功尽弃。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国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RCEP 将涵盖297%的全球人口,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比重高达289%。这反映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它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材料中的文学形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材料旨在说明多极化的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

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创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