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其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1.94∶3.76;水灰比为0.50。施工现场实测砂子的含水率为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问,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的是()。

A.0.36
B.0.46
C.0.49
D.0.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最新试题

若已知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0.825,则该梁的短期效应刚度最接近于()kN·m2。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弯矩调幅系数"这一概念是如何定义的?若将该系数记作β,调幅后的弯矩值是βMze还是(1-β)Mze?

题型:问答题

《混凝土规范》的10.2.12条规定,"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Psv(psv=Asv/(bs))不应小于0.28fr/fyv",总感觉这里的符号有点混乱:因为,Asv是抗剪箍筋的面积,Astl是抗扭箍筋的单肢面积,配筋率公式似乎应写成,该Psv不应小于0.28fr/fyv问题是,公式第一二项还要满足配筋率不应小于0.24fr/fsv吗?

题型:问答题

《混凝土规范》的7.5.8条,规定h0取斜截面受拉区始端的垂直面有效高度,请问,这个起始端的位置在哪里呢?从图7.5.8中看好像起始端离变截面处有一段距离。

题型:问答题

《混凝土规范》7.3.4条第2款规定: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受压区的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此时,应将本规范公式(7.2.5)中的M以Ne’s代替,此处,e’s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在计算中应计入偏心距增大系数,初始偏心距应按公式(7.3.4-4)确定。我对此的疑问是,如何保证此时受拉区钢筋的应力能达到fy?不满足公式(7.2.1-4)时,只说明这时的压力N非常的小,这时候受拉区钢筋的应力σzs很可能达不到^,如果在7.2.5把σs按fy取,结果应该是偏不安全的。

题型:问答题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验算是采用,还是?

题型:问答题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表3.3.2,有两个疑问:(1)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用公式f≤flim验算挠度时,是公式左边减去起拱值,还是右边7(2)表下注4指出:"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题型:问答题

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时,若已经算出χ<2α’s,则需要按Ne′=fyAzs(h0-α’s)求出Azs,这时,是否还要验算《混凝土规范》的公式(7.3.4-2)?我看施老师书上没有做这个验算(见2006年版"应试指南"例5.3.7),如果验算了,书上计算的配筋恰好不满足公式(7.3.4-2)。

题型:问答题

某小偏心受拉构件,截面为250mm×200mm,对称配筋,每侧配置420。在进行裂缝宽度计算时,‰采用《混凝土规范》公式(8.1.2-1)计算,其中的。这里的Azs,规范解释为"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由于小偏心时全截面都受拉,是不是Azs应取为820?公式中还用到σssk,,8.1.3.1条对Azs的解释为"对偏心受拉构件,取受拉较大边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感觉两个Azs的含义好像不同。如何理解?

题型:问答题

若按配有螺旋箍筋的柱计算,箍筋用Φ12@50,纵向受压钢筋用1825,As′=8835.72。柱的承载力Nu最接近()kN。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