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30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月经规则,近2年出现进行性痛经,曾行输卵管通液检查显示通畅,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后位,不活动,后壁有触痛性小结节,左附件可触及4cm×3cm×3cm包块,不活动,有压痛。为进一步确诊,应首选的检查为().

A.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B.基础体温测定
C.腹腔镜检查
D.输卵管碘油造影
E.剖腹探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32岁女性,G2P1,5年来痛经,近2年加重,需服止痛药物,查体:子宫正常大小,后位,质中,活动差,右旁可触及直径5cm囊肿,活动差,后陷凹(一)。该患者发病原因,错误的是().

A.由月经血播散引起
B.月经期做盆腔检查可引起
C.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引起
D.卵巢表面上皮和腹膜化生可引起
E.子宫肌瘤和子宫肥大症可引起

6.单项选择题44岁女性,G4P0,人工流产1次。月经量多2年,有大血块,伴贫血。查体:子宫中位,如孕9周大小,呈球形,质硬,活动,B超示子宫11cm×9cm×8cm大小,后壁明显增厚。错误的叙述是().

A.子宫腺肌病可能性大
B.子宫肌瘤不能除外
C.应做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D.可开腹行子宫切除术
E.应做宫腔镜检查除外黏膜下肌瘤

8.单项选择题45岁女性,C4P1,月经量多2年,伴痛经,需服止痛药物,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均匀增大如孕8周大小,较硬,活动;左侧附件还可触及6cm囊性包块,活动差,后陷凹有大小不等硬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宫腺肌病并内膜异位症罕见
B.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多见
C.多次刮宫可引起子宫腺肌病
D.本例应手术治疗
E.人工流产有增加内膜异位症发病机会的可能

最新试题

在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检查中,下列选项不适合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45岁,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已3年,曾用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现痛经加剧,经量更多。血红蛋白78g/L,体质明显下降。妇科检查:子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活动、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有高低不平的结节感,质硬,有压痛;附件未及。最佳治疗方案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首先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32岁,婚后3年未孕。有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触及痛性结节,曾服达那唑病情缓解,停药后又复发,拟行腹腔镜诊疗。对此患者镜下最佳治疗方案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28岁,继发不育,22岁时人工流产一次,之后患盆腔炎住院治疗。现有痛经及性交痛。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固定,双附件区增厚,轻度触痛。下一步的处理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42岁,因双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见双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各5cm大小,与周围粘连紧密,子宫直肠陷凹完全封闭消失。按美国生育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患者的EM分期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34岁,曾生育1子,并流产3次,体健,近2年来痛经并有日渐加重趋势。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可及6cm×7cm的囊性肿块,张力高,推之不动,有粘连感,追问病史,1年前肿块直径仅4cm。考虑此肿块最可能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29岁妇女,患不孕症,经期腹痛5年,经前l~2日开始下腹痛,经后逐渐消失,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压痛,双侧附件均可触及6cm囊性肿块,不活动,压痛,阴道后穹窿处有一紫蓝色结节,应考虑诊断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30岁女性,月经增多及逐渐加重的痛经已一年半。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如50天妊娠大小,质硬,活动,有压痛;子宫直肠凹有散在压痛结节。可能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