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吴又可
C.王安道
D.刘河间
E.吴鞠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提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葛洪
C.刘河间
D.叶天士
E.吴鞠通

2.单项选择题首先提出对伤寒方因地、因时、因人进行灵活加减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吴又可
C.王安道
D.刘河间
E.朱肱

3.单项选择题"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A.《温热论》
B.《温疫论》
C.《内经》
D.《伤寒论》
E.《难经》

4.单项选择题"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热病,有湿温",语出()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伤寒例》
D.《难经》
E.《金匮要略》

5.单项选择题关于温病病因的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语出()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候论》
E.《温疫论》

6.单项选择题宋、金、元是温病学发展的()

A.萌芽时期
B.成长时期
C.形成时期
D.停滞时期
E.继续发展时期

最新试题

轻清宣气、辛寒清气、清热泄火作用的病位各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为什么说"斑疹宜见而不宜多见"?

题型:问答题

怎样鉴别大头瘟和痄腮?

题型:问答题

怎样鉴别暑温和伏暑?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1岁,1999年2月12日就诊。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以感冒治疗5日不效,再服荆防败毒散5剂,今仍恶寒明显,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状如疟疾。热则汗出,四肢沉重,问有脘闷作逆,苔白厚腻,脉缓。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4岁,2003年7月20日就诊。身热,乏力,胸闷欲呕3日,身目发黄1日。患者3日前出席朋友宴会,饮酒颇多,途中适逢大雨,是夜即发热(T:38℃),无汗,胸闷,四肢酸楚,倦怠乏力,不思饮食,恶心欲呕,尿黄赤。今见身目发黄而就医,现在症:身热,口渴喜冷饮,饮不多,胸闷腹胀,恶心欲呕,肢酸乏力,尿黄赤。查:精神疲倦,咽红,扁桃体不肿,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题型:问答题

清心开窍和豁痰开窍常配合何法使用?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2岁,2000年7月6日就诊。身热自汗,气短神疲3日。患者烈日下劳作,突发高热,烦渴,头晕,服藿香正气水不效,就医时症见:身热(T:39℃),心烦口渴,汗出淋漓,小便短赤,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而干,脉虚无力。

题型:问答题

如何理解"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8岁,2003年7月15日就诊。起病3日,仍身热(38℃),恶寒少汗,头身重痛,四肢沉重,胸闷不舒,口淡不渴,苔厚白腻,脉缓。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