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为防范网络欺诈确保交易安全,网银系统首先要求用户安全登录,然后使用“智能卡+短信认证”模式进行网上转账等交易。在此场景中用到下列哪些鉴别方法?()

A.实体“所知”以及实体“所有”的鉴别方法
B.实体“所有”以及实体“特征”的鉴别方法
C.实体“所知”以及实体“特征”的鉴别方法
D.实体“所有”以及实体“行为”的鉴别方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作为信息安全从业人员,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CISP职业道德准则()

A.抵制通过网络系统侵犯公众合法权益
B.通过公众网络传播非法软件
C.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进行造谣,欺诈,诽谤等活动
D.帮助和指导信息安全同行提升信息安全保障知识和能力

4.单项选择题残余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中,关于残余风险描述错误的是()

A.残余风险是采取了安全措施后,仍然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般来说,是在综合考虑了安全成本与效益后不去控制的风险
B.残余风险应受到密切监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可能会在将来诱发新的安全事件
C.实施风险处理时,应将残余风险清单告知信息系统所在组织的高管,使其了解残余风险的存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D.信息安全风险处理的主要准则是尽可能降低和控制信息安全风险,以最小残余风险值作为风险管理效果评估指标

8.单项选择题下列我国哪一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方针和总体要求以及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原则:()

A.《关于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见》
D.《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

最新试题

现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流通或交互,但自从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之后,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了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所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网络信息对抗技术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也成为了这个问题的核心。某公司为有效对抗信息收集和分析,让该公司一位网络工程师提出可行的参考建议,在改网络工程师的建议中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火灾是机房日常运营中面临最多的安全威胁之一,火灾防护的工作是通过构建火灾预防、检测和响应系统,保护信息化相关人员和信息系统,将火灾导致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下列选项中,对火灾的预防、检测和抑制的措施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张在一不知名的网站上下载了鲁大师并进行了安装,电脑安全软件提示该软件有恶意捆绑,小张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恶意代码终随之进入系统后会对他的系统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么恶意代码的软件部署常见的实现方式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国家对信息安全建设非常重视,如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中确定要求,“信息安全建设是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同步考虑信息安全建设,保证信息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所下发的()要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同步考虑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专项资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论是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在我国2017年正式发布的()中规定“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信息安全工程就是要解决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过程安全”问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也采用了()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所有的()。ISMS把相关方的信息安全要求和期望作为输入,并通过必要的(),产生满足这些要求和期望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实施攻击之前,需要尽量收集伪装身份(),这些信息是攻击者伪装成功的()。例如攻击者要伪装成某个大型集团公司总部的()。那么他需要了解这个大型集团公司所处行业的一些行规或者()、公司规则制度、组织架构等信息,甚至包括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的绰号等等。

题型:单项选择题

信息时流动的,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必须能够识别所有可能途径的()与();面对于信息本身,信息的敏感性的定义是对信息保护的()和(),信息在不同的环境存储和表现的形式也决定了()的效果,不同的截体下,可能体现出信息的()、临时性和信息的交互场景,这使得风险管理变得复杂和不可预测。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项目组进行风险评估时由于时间有限,决定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使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最重要的在于评估信息的采集,该项目组对信息源进行了讨论,以下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风险评估文档是指在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产生的评估过程文档和评估结果文档,其中,明确评估的目的、职责、过程、相关的文档要求,以及实施本次评估所需要的各种资产、威胁、脆弱性识别和判断依据的文档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组织应依照已确定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信息和()功能的访问。对访问的限制要基于各个业务应用要求,访问控制策略还要与组织访问策略一致。应建立安全登录规程控制实现对系统和应用的访问。宜选择合适的身份验证技术以验证用户身份。在需要强认证和()时,宜使用加密、智能卡、令牌或生物手段等替代密码的身份验证方法。应建立交互式的口令管理系统,并确保使用优质的口令。对于可能覆盖系统和应用的控制措施的实用工具和程序的使用,应加以限制并()。对程序源代码和相关事项(例如设计、说明书、验证计划和确认计划)的访问宜严格控制,以防引入非授权功能、避免无意识的变更和维持有价值的知识产权的()。对于程序源代码的保存,可以通过这种代码的中央存储控制来实现,更好的是放在()中。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