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流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流行季节一般在水温25~30℃
B.4~11月、5~7月是流行高峰
C.稚、幼、成鳖都受到该病的危害
D.可通过亲代传递到子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病原不是()

A.嗜水气单胞菌
B.普通变形杆菌
C.肺炎克雷伯菌和产碱菌
D.假单胞菌

2.单项选择题鳖爱德华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精神不振,活动力差,多悬浮水面,停食
B.鳖表皮脱落,腹面中部可见暗红色瘀血
C.脏器呈实质性病变,肝脏肿胀、质脆和瘀血
D.以上全对

3.单项选择题鳖爱德华菌病的流行病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病情较缓慢,不会出现暴发性死亡
B.流行季节为5~9月
C.流行水温为20~33℃,20℃左右最易流行
D.气温突变(如寒流、连续阴雨天等),容易诱发此病

4.单项选择题蛎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的预防措施是()

A.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加强水体沉积物的细菌学检查
B.投喂的单细胞藻保证无弧菌污染
C.单独或联合使用过滤,臭氧或紫外线等方法消毒育苗用水
D.以上全对

5.单项选择题牡蛎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是()

A.溶藻弧菌
B.链球菌
C.嗜水气单胞菌
D.温和气单胞菌

6.单项选择题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闭壳肌松弛,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B.呼吸频率降低,体内有大量黏液流出
C.病蚌肝小管肿大破裂
D.外套膜边缘的贝壳突起变形、萎缩

7.单项选择题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1~2龄的蚌最易感染患病
B.发病季节为4~10月,5~7月为发病高峰期
C.发生急、病程短和流行区域广
D.死亡率高达65%~90%

8.单项选择题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病原是()

A.温和气单胞菌
B.嗜水气单胞菌
C.链球菌
D.弧菌

9.单项选择题文蛤弧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退潮后不能潜入沙中,壳顶外露于沙面上
B.两片贝壳不能紧密闭合,壳缘周围有许多黏液
C.消化道内无食物或仅有少量食物,有的肠段坏死
D.外套膜黏性减少,紧贴于贝壳内面而较难剥离

10.单项选择题文蛤弧菌病的流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发病季节为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
B.潮位较高时发病较少
C.大小规格的文蛤都会发病
D.细菌繁殖与文蛤肥满度均会影响病情

最新试题

某鱼腹部膨大,严重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解剖时可见到鱼体腔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鱼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常被养殖业者称为“白底板病”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鱼体游走缓慢,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体表形成灰白色的黏液层,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推断该鱼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鱼鳃瓣黏液增多,鱼鳃苍白或出现点状充血、出血。鳃瓣边缘糜烂和缺损,整个鳞片呈青灰色,无食欲,呼吸困难,由此可以推断该病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蛙外观头低垂,前后腿呈淡红色充血状。腹部肿胀,腹部解剖发现,胀气感个体,腹内充满气体,内脏被挤压紧贴背壁,由此可以推断该蛙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鱼眼睛发白,头部充血,鱼体弯曲,急游运动失调可初步判断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患病文蛤在退潮后不能潜入沙中,壳顶外露于沙面上;对外界反应迟钝;两片贝壳不能紧密闭合,壳缘周围有很多黏液。镜检肠壁、肝脏和外套膜黏液等组织,可见大量细菌,由此,可以推断该文蛤患()。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鱼呈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缓慢,身体消瘦等病态,仔细观察可见鱼体表面在红肿处有细针状虫体,也发现有透明状虫体,并有绿色卵囊袋,由此可以推断该鱼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鱼体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剖开结节后流出白色或稍带红色的浓汁,对病灶进行革兰氏染色发现有阳性丝状菌,由此可判断该病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鳖食欲减退,骚动不安,爬到休息台上,不怕惊。外菌丝短小,呈白色,病鳖的四肢、颈部、裙边等处出现白斑状的病变,一开始仅在边缘部分,后逐渐扩大形成白斑,由此推断该鳖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