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举办。据此回答题。

上海世博会的门票分为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在退回金本位的道路上,犹他州走出了第一步”。美联社消息称,美国犹他州日前通过法案,承认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黄金白银为法定货币。以下对变化前后黄金白银认识正确的是()

A.此前是一般商品,此后是货币
B.此前是货币,此后是价值符号
C.此前价值由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此后价值由国家决定
D.此前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此后的职能是价值尺度

3.单项选择题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5.单项选择题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交换价值
D.价格与使用价值

6.单项选择题小王—家“五一”假期间到花果山旅游,标价为30元的旅游纪念品,通过讨价还价最终25元买到。这里的30元、25元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格尺度;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商品流通

8.单项选择题当前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10.单项选择题在现代社会人们都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换,因为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金钱

最新试题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0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小张害怕房价再上涨,马上购买了现房,价格为60万,首付30万,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30万及利息6万。其中的60万房价、30万首付现金及6万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年1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准价为682.79,2009年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准价为683.50(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元/100外币)。这表明()①外汇汇率升高②外汇汇率降低③100美元能兑换更少的人民币④100美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10欧元的一件小商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商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6483亿美元。和汇率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题型:单项选择题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题型:判断题

在国庆放假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小李回瑞安探亲,但考虑飞机票价较贵,小李选择了乘“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回家。这说明()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②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贵时,人们可以用替代品满足自己的需求④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必然会使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列属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有()①央行连续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上调印花税④央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东西。”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题型:判断题

前段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段时间又迎来了“糖高宗”、“油不得”。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说不定哪一天一觉醒来,普普通通的白菜和萝卜,也会一夜之间变成“白内涨”、“萝你命”。物价连番上涨,引发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恐惧。居民之所以对通货膨胀表示担忧和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①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必然增加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降④人们的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