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喝上干净水是我国干旱地区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我国开展10多年来的援建“母亲水窖”活动是将雨水集到水窖储存,配备专用的雨水净化器,让干旱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母亲水窖”的创意()

A.源自人们的科学想像和思维创新
B.说明实践的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
C.说明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D.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美国华盛顿儿科医学中心2013年6月利用3D打印技术,用“塑料”打印出了一颗人类的心脏,并使这颗心脏能像正常人类心脏那样跳动,3D打印技术的神奇不得不让人感叹。这说明()

A.科技发展不断改变着事物的固有属性
B.科技进步提高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科技发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D.科技发展使电脑具有创造物质的功能

8.单项选择题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

9.单项选择题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公众要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克服侥幸和麻痹心理。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摆脱一切制约
C.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D.正确意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最新试题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请你应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对以上说法进行具体分析。

题型:问答题

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更好地做好灾害预防和重建工作

题型:问答题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分配思想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题型:问答题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创新的意义。

题型:问答题

2011年5月24日,国家六大部委领导齐聚北京,直面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的措施,既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责任,共同来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国家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依据。

题型:问答题

最近,极端严寒天气成为世界性的共同话题,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法国政府宣布为困难家庭提供电力和煤气补贴;乌克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应对严寒而引起的突发事件;韩国政府确保稳定的预备电力,将不会影响正常的电力供应;塞尔维亚教育部长建议所有中小学校暂时停课,大学的考试也改期进行。专家指出,频发的极端天气,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力、应急管理水平,也考验着国民的防灾与避险意识。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人类如何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题型:问答题

材料:2012年2月15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说,《规划纲要》是由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12个部门,到全国24个省(区、市)进行了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和协调才最终形成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题型:问答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题型:问答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题型:问答题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分配思想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原因。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