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位学者所说的“商品”指的是()

A.白银
B.黄金
C.棉布
D.鸦片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从材料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禁烟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2.单项选择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
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4.单项选择题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5.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单项选择题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最新试题

如图,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