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条约中,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的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3.单项选择题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别以什么条约的签订为标志()

A.《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5.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6.单项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凌晨,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成功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温哥华传来,全市各界为之欢腾。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1                                            2                                            3                                             4

 

A.图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图二: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图三: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D.图四: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覆灭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8.单项选择题2009年,受国人普遍关注的嘉仕德拍卖行所拍兽首,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在一次战争中流失的文物。这一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最新试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