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单项选择题英法借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政局动荡”是指()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4.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实质反映出他们()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5.单项选择题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6.单项选择题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C.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D.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7.单项选择题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从世界潮流来看,它的性质属于()

A.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B.维护主权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
C.东西方的一次决战
D.工业文明国度与农业文明国度的较量

9.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10.单项选择题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C.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最新试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房屋。下列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

题型:单项选择题

恩格斯说,“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受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时候,它就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自己的全部心血、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反对外来的敌人”。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中国近代史史实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驻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