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5.单项选择题《南京条约》中文版第一条内容是:“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人身和财产要得到完全安全的保护)”。持文明史观的学者认为,这一条款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意义”的含义是()

A.仅仅是礼节性的和好关照,没有实际意义
B.只是为了掩盖《南京条约》的掠夺性质
C.这一条款体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人权的重视
D.只是施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

8.单项选择题在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0.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了武力”。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英国对外扩张的结果
B.鸦片战争的爆发的责任在于中国
C.材料作者全面的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D.材料作者认识到鸦片战争结果的双重性

最新试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题型: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题型:单项选择题

恩格斯说,“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受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时候,它就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自己的全部心血、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反对外来的敌人”。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中国近代史史实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