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幅对联中,哪一幅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A.“学生含冤,定卜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年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围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A.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

4.单项选择题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5.单项选择题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基本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统治
B.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因为运动失败使国共走向合作推进了大革命

6.单项选择题大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得到最深刻的教训是()

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B.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D.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

7.单项选择题2007年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C.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

9.单项选择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端于()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

最新试题

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总税务司通令”是自1861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下发各海关税务司的普发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将通令改为中文行文,1942年这一诉求得以实现。由此可知,这一转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对五四运动“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这样彻底的斗争,真是破天荒的壮举。”材料称赞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出自湖南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封面写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字样,反映该图内容的《农民画报》出版时问应该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