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B、民主精神
C、追求真理
D、文化启蒙

5.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B、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共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黄埔军校的建立

7.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A、以国民党身份组织工人运动
B、独立建立中国的武装力量
C、成功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
D、坚决回击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

10.单项选择题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下列口号与通知中所说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最可能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最新试题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如右图所示。你认为在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访者最可能选择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对五四运动“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话称赞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20年,全国出版的刊物达到40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台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武汉的《武汉星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据此可以推断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由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