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结果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综合国力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与作战方针有直接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单项选择题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战争的劫难。它与下列哪一侵华战争相关()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单项选择题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到:“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的条约
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0.单项选择题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
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最新试题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了新旧过渡的特点。”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