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中国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第一个把取消不平等条约列入纲领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8年时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习惯国际法对各国进行战争的权利没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的条约与其它条约一样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渐渐趋于把侵略视为非法,结果必然把侵略者强迫订立的条约视为无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作为战败国被取消了与战胜国中国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有关情形记载于《凡尔赛条约》中。取消两个主要列强国家对华不平等条约及其势力范围,揭开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处于同中国敌对国状态,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单方宣布废除中国与三国之间所有条约及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侵略特权均被废除。
材料四1946年到1947年,蒋介石政府先后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通商条约》、《中美航空航海条约》和《青岛基地协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中国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第一个把取消不平等条约列入纲领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8年时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习惯国际法对各国进行战争的权利没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的条约与其它条约一样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渐渐趋于把侵略视为非法,结果必然把侵略者强迫订立的条约视为无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作为战败国被取消了与战胜国中国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有关情形记载于《凡尔赛条约》中。取消两个主要列强国家对华不平等条约及其势力范围,揭开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处于同中国敌对国状态,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单方宣布废除中国与三国之间所有条约及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侵略特权均被废除。
材料四1946年到1947年,蒋介石政府先后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通商条约》、《中美航空航海条约》和《青岛基地协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国的正义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2.问答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关系的问题上,第一种观点: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前30年比改革开放后30年好
回答:

请选择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就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评析。(要求史论结合,表达准确)
3.问答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关系的问题上,第一种观点: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前30年比改革开放后30年好
回答: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
4.问答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关系的问题上,第一种观点: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前30年比改革开放后30年好
回答:

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主要努力?
5.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观察分析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四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6.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观察分析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四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最新试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题型:问答题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题型:问答题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题型:问答题

材料四说明蒋介石政府又与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最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题型:问答题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题型:问答题

表源自杨天石的《蒋介石在抗日故争中的作用)。据此可知.当时的国民玫府()

题型:单项选择题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抗日救国,己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