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集团公司(下称原告)以每吨2015元人民币的价格购进2479.895吨豆粕,需从大连港经水路运往广州黄埔港。
1992年8月27日,原告将货物运进大连港。
因某保险公司下属支公司(下称被告)与大连港有长期代办保险业务合同关系,大连港收到原告货物后,即于28日在《水路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了被告的保险印章,并通知原告缴纳保险费。
原告按每吨1500元人民币的保险费对2479.895吨豆粕(共计39606件)向被告投保了综合险,保险总之额3719850元,并支付了保险费人民币13019元,保险合同条款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摘要)规定。
该批货物于1992年8月28日开始装船。
8月30日凌晨天降大雨,因承运船第八舱液压管爆裂,致使舱盖不能关闭,造成原告已装船货物被雨淋湿。
原告要求承运人卸下381件,并告知被告货被雨淋,要求被告上船对剩余货物是否需要卸下船进行检验确认。
被告经查验,没有提出卸货意见。
当日,承运人按《运规》规定向原告出具了“8仓货物被雨淋湿,已卸下381件,余货水湿不详”的货运记录。1992年8月31日,该批货物装船完毕后即运往广州黄埔港。
9月3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单》。
船抵广州黄埔港,因泊位紧张,一直在锚地等泊,同年9月30日才靠泊卸货。
根据黄埔港理货公司理货证明和黄埔港货运记录记载,所卸下货物有6932件水湿现象,其中有370吨豆粕发生霉变。
原告即通知被告赴广州黄埔港查验货损情况。
被告派员赴黄埔港查验后,要求原告尽书采取各种补救措施,迅速处理受损货物,避免扩大损失。原告即将受损严重的370吨豆粕以每吨6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
按投保额扣除残值后,原告损失33万元人民币。事后,原告按保险合同约定向被告索赔,被告以货损事故系承运人责任造成的为理由拒赔。
1993年6月8日,原告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自原告货物进大连港投保货物运输时,保险合同即告成立。
原、被告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损失的后果是客观真实的,发生了保险范围内的货损事故,被告理应负赔偿责任。
要求被告赔偿13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货损是由承运人的责任造成的,按有关规定,在限额内应由承运人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超过限额部分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范围内给予补偿。
根据本案实际情况,被告向原告出具的《保险单》是在1992年9月3日,货损发生在出单之前,发生货损时,保险合同还没成立。
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按保险合同赔偿损失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评析此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9.名词解释基本险
10.名词解释船舶保险

最新试题

某货物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虽然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事后调查,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①1000箱货被火烧毁;②600箱货由于灌水灭火受到损失;③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毁;④拖船费用及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问:从损失性质来看,上述损失各属于什么海损?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海上货运险的索赔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题型:问答题

某公司与荷兰进口商签订一份皮手套合同,价格条件为CIF鹿特丹,向中国某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手套用牛皮纸包装后装入纸箱,再装入20英尺集装箱,货到鹿特丹后,检验结果表明:全部货物湿、霉、玷污、变色,损失达10万美元。据分析,该批货物经过的出口地、进口地及运输途中却未遇异常气候,运输也完全属正常运输。试问:保险公司对该批货损是否负责赔偿?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有一批货物出口,货主投保货物运输保险,投保时实际价值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价值为24万元,保险金额也为24万元,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出险,出险时当地完好市价为20万元问如果货物全损,保险人如何赔偿?赔多少?

题型:问答题

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在贸易合同中未具体规定投保险别的情况下,卖方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按以下()险别投保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保赔保险,以下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海运提单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影响船舶保险费率厘定的因素有哪些?

题型:问答题

单独海损共同海损有何区别?

题型:问答题

进口散装橄榄油1000吨,保险金额为500万美元,到港后短少20吨。(1)试计算保险赔款;(2)若保单中规定有0.5%的绝对免赔率,保险赔款应是多少?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