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
近年来,“最美现象”不断涌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以自己腿换别人命的“最美女孩”刁娜、因救学生而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忍剧痛仍救乘客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现象”让人们感召了道德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
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角度,说明“最美现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2013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人民群众常怀敬畏之心,为老百姓办事常抱歉疚之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