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传统农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小农经济
2.名词解释北四行
3.名词解释南三行
4.名词解释减租减息
5.名词解释法币政策
6.名词解释废两改元
7.名词解释票号
8.名词解释钱庄
9.名词解释洋务运动
10.名词解释飞钱

最新试题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营工商业在西汉初年已有相当发展,但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盈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的是两汉到清中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市亩)和亩产量(市斤)的变化情况。表中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靑,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国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诗人这样写道,“人说耦耕省牛力,今人皆爱一牛犁。精耕细作中华史,丹青千年载传奇”。诗中反映的耕作技术出现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