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在测量研究中,身高的量数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
C.测量规则
D.测量工具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变量就是实验研究情境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所有因素,独立变量是指()。

A.自变量
B.有关变量
C.依存变量
D.因变量

2.单项选择题按照假设的抽象程度,假设可以分为()。

A.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B.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
C.叙述性假设和分析性假设
D.零假设和虚无假设

3.单项选择题不能做加、减、乘、除等运算,一般只能计算频率和比例的()。

A.定类指标
B.定序指标
C.定距指标
D.定比指标

4.多项选择题

美国高分子化学家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教授生于新西兰,早年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威士康星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55年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作为导电聚合物(也称之为“合成金属”)领域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在聚乙炔的化学和电化学掺杂以及目前已成为最前沿的导电聚合物之一的聚苯胺的“再发现”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3年,他开始了具有金属导电率(103S/cm)的聚硫氮[(SN)x]的研究。1975年他在东京技术学院实验室参观时,陪同参观的白川英树博士向他介绍了楼道角落里一堆既像塑料又闪着银光的薄膜“废品”,这引起了AlanG。MacDiarmid教授的浓厚兴趣,带走了这些废品。并邀请白川到他们学校与当时正在该校物理系任教的Heeger三人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实现了用碘对聚乙炔的化学“掺杂”,并进行了详细的物理研究。他们三人之间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导致了有机聚合物显示金属导电率的历史性发现。电绝缘的有机聚合物可以被容易地‘掺杂”到金属区,这一发现开创了涉及金属性有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电性能之间关系的化学、物理多学科交叉的全新研究领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进入新时代,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已经在电磁干扰的屏蔽、抗静电、防腐蚀、柔软的“塑料”晶体管和电极、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等等许多方面显现了巨大的技术应用前景。在过去的20多年中,MacDiarmid广泛涉足于导电聚合物研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导电聚合物的合成、化学、掺杂、电化学、电、磁和光学性质以及聚乙炔与聚苯胺的加工等。
目前他主要集中于对具有最重要技术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及其齐聚物和衍生物,特别是对可以贡献于最大程度提高其导电率和力学性能的异构体结构的研究。他还活跃于苯胺齐聚物在可逆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在发光层中的微量离子性物种对增强有机聚合物发光特性等方面的研究。MacDiarmid教授学识渊博、学术思想活跃、思路敏捷、科研作风严谨、刻苦勤奋。他是一个非常认真和风趣的演讲者,他亲自准备自己的报告,凡是听过他的学术报告的人都会对他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演讲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科学研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负结果”
B、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负结果”,也可能蕴藏着科学发现的机会
C、美国高分子化学家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教授科学研究成果说明,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必须按常规进行
D、导电聚合物已覆盖新兴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

5.单项选择题

美国高分子化学家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教授生于新西兰,早年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威士康星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55年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作为导电聚合物(也称之为“合成金属”)领域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在聚乙炔的化学和电化学掺杂以及目前已成为最前沿的导电聚合物之一的聚苯胺的“再发现”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3年,他开始了具有金属导电率(103S/cm)的聚硫氮[(SN)x]的研究。1975年他在东京技术学院实验室参观时,陪同参观的白川英树博士向他介绍了楼道角落里一堆既像塑料又闪着银光的薄膜“废品”,这引起了AlanG。MacDiarmid教授的浓厚兴趣,带走了这些废品。并邀请白川到他们学校与当时正在该校物理系任教的Heeger三人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实现了用碘对聚乙炔的化学“掺杂”,并进行了详细的物理研究。他们三人之间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导致了有机聚合物显示金属导电率的历史性发现。电绝缘的有机聚合物可以被容易地‘掺杂”到金属区,这一发现开创了涉及金属性有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电性能之间关系的化学、物理多学科交叉的全新研究领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进入新时代,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已经在电磁干扰的屏蔽、抗静电、防腐蚀、柔软的“塑料”晶体管和电极、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等等许多方面显现了巨大的技术应用前景。在过去的20多年中,MacDiarmid广泛涉足于导电聚合物研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导电聚合物的合成、化学、掺杂、电化学、电、磁和光学性质以及聚乙炔与聚苯胺的加工等。
目前他主要集中于对具有最重要技术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及其齐聚物和衍生物,特别是对可以贡献于最大程度提高其导电率和力学性能的异构体结构的研究。他还活跃于苯胺齐聚物在可逆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在发光层中的微量离子性物种对增强有机聚合物发光特性等方面的研究。MacDiarmid教授学识渊博、学术思想活跃、思路敏捷、科研作风严谨、刻苦勤奋。他是一个非常认真和风趣的演讲者,他亲自准备自己的报告,凡是听过他的学术报告的人都会对他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演讲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国高分子化学家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教授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

A、形象思维
B、常规思维
C、联想思维
D、发散思维

6.单项选择题

库恩的范式论与科学革命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amualKuhn,1922-1996)于1962年提出了所谓“范式更替”的科学革命理论。
他给出了科学发展的下述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范式概念,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基本承诺。具体地说,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也就是把范式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为科学,否则就不能称为科学或称前科学。库恩根据范式概念提出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上,库恩既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的“逐渐积累”观,也反对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发展是“不断推翻的增长”的观点。他相信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是一个进化与革命、积累与飞跃、连续和中断的不断交替的过程,而且科学发展的历史明显地体现了这个过程。
科学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
(1)前科学时期;
(2)常规科学时期;
(3)反常和危机时期;
(4)科学革命时期,既而又发展到新的常规科学。
在科学史上,如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化学中的拉瓦锡革命,物理学中先有牛顿革命而后有爱因斯坦革命。这种科学革命的典型例子说明,新范式最终战胜并取代了旧范式,这就标志着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了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在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中,新的范式成了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指引下继续积累地前进,但是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许多反常现象,陷入新的科学危机,而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的范式到更新的范式的转变,而进入更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发展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
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库恩认为,一切科学的发展都是按照这个科学革命的规律发展的。库恩的范式论是关于科学发展的一般方法@,在它提出之后,不但引起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热烈讨论,也引起社会科学家的积极响应。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等都纷纷运用范式论来分析和说明各自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1988年苛勒曼和萨勒门发表了《心理学杂志文献中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综述了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情况。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
B、库恩首创周期性科学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把科学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进化与革命这两种对立的因素统一起来
C、库恩的范式论中的第3个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是科学变革的结束
D、库恩的范式论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上承波普下启拉卡托斯的作用

7.单项选择题

62、6.丁肇中及其J/ψ新粒子的发现丁肇中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他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祖籍中国山东省,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1960年丁肇中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在丁肇中所从事科学实验研究工作中,有几个他亲历并引以为自豪的精彩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发生在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以前那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后来丁肇中总结这个故事得出的体会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片段就是J粒子家族被发现的历史。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克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克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时三种夸克的理论是错误的。丁肇中体会这段历史总会说:“做基础研究要有信心,你认为是正确的事,就要坚持去做;不要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不做,也不要去管其他人怎么看。”
第三个片段是胶子的发现的实验。在物理学中,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力是胶子传递的。如果胶子是存在的,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中就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如果胶子不存在,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上就不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只会有两个喷注现象。在实验中,丁肇中果然发现了三个喷注的现象,这证明了胶子的存在。丁肇中根据这个“故事”告诫年轻科学家们,“做实验物理要对意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片段是在过去20年间丁肇中在西欧核子中心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这个国际合作组有19个国家的600多个科学家参加工作,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三分之一来自欧洲,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及其他国家。这个国际合作实验组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并且发表一大批学术论文,有7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么这个国际合作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科学家的支持呢?丁肇中后来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国际合作最主要的是选择世界上最重要的、最有兴趣的题目,引起科学家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意义。
第五个片段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由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AMS)的实验。这一实验,是经过大量、激烈竞争后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唯一的实验。反物质的存在,是192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P.Dirac推测出来的,1933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假如宇宙是大爆炸来的,有物质,也有反物质。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到哪里去了?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有没有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丁肇中的AMS实验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反物质存在,它会在太空中发射出反氦或反碳等原子核,这些反原子核会穿过太空接近地球,我们应该能够在太空中探测到。
因此,这个实验需要到外太空去测量带电粒子,需要用测量磁场的方法来确定它们。这个实验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它由15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将在2006年11月用美国128号航天飞机将AMS实验送到国际空间站,实验为期3—5年。丁肇中为这个实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实验取得不断进展的时候,他曾深有体会地说,对一个做实验物理的人来说,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信心,同时要去努力工作。

J粒子家族被发现()。

A、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B、第一个片段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第二片段及其以后几个片段的科学研究
C、第五片段工作以第二片段为基础
D、第四片段能够统率其他片段

8.多项选择题

62、6.丁肇中及其J/ψ新粒子的发现丁肇中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他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祖籍中国山东省,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1960年丁肇中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在丁肇中所从事科学实验研究工作中,有几个他亲历并引以为自豪的精彩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发生在1966年,丁肇中重做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理论相符合,因为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的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得到电子半径为10—13厘米实验结果,即得出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结论。1966年,丁肇中重做这个实验,证明以前那些科学家做的实验结果都错了。后来丁肇中总结这个故事得出的体会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片段就是J粒子家族被发现的历史。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克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克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时三种夸克的理论是错误的。丁肇中体会这段历史总会说:“做基础研究要有信心,你认为是正确的事,就要坚持去做;不要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不做,也不要去管其他人怎么看。”
第三个片段是胶子的发现的实验。在物理学中,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力是胶子传递的。如果胶子是存在的,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中就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如果胶子不存在,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上就不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只会有两个喷注现象。在实验中,丁肇中果然发现了三个喷注的现象,这证明了胶子的存在。丁肇中根据这个“故事”告诫年轻科学家们,“做实验物理要对意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片段是在过去20年间丁肇中在西欧核子中心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这个国际合作组有19个国家的600多个科学家参加工作,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三分之一来自欧洲,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及其他国家。这个国际合作实验组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并且发表一大批学术论文,有7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么这个国际合作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科学家的支持呢?丁肇中后来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国际合作最主要的是选择世界上最重要的、最有兴趣的题目,引起科学家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意义。
第五个片段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由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AMS)的实验。这一实验,是经过大量、激烈竞争后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唯一的实验。反物质的存在,是192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P.Dirac推测出来的,1933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假如宇宙是大爆炸来的,有物质,也有反物质。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到哪里去了?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有没有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丁肇中的AMS实验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反物质存在,它会在太空中发射出反氦或反碳等原子核,这些反原子核会穿过太空接近地球,我们应该能够在太空中探测到。
因此,这个实验需要到外太空去测量带电粒子,需要用测量磁场的方法来确定它们。这个实验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它由15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将在2006年11月用美国128号航天飞机将AMS实验送到国际空间站,实验为期3—5年。丁肇中为这个实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实验取得不断进展的时候,他曾深有体会地说,对一个做实验物理的人来说,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信心,同时要去努力工作。

J/ψ新粒子的发现,对今天科研工作的启示有()。

A、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及良好的合作攻关意识是成功的保证
B、高学历的科研人员是获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决定性因素
C、高超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是获得重大科学发展的前提
D、当代物理学的重大发现必须借助于高精密的实验仪器

9.多项选择题

库恩的范式论与科学革命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amualKuhn,1922-1996)于1962年提出了所谓“范式更替”的科学革命理论。
他给出了科学发展的下述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范式概念,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基本承诺。具体地说,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也就是把范式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为科学,否则就不能称为科学或称前科学。库恩根据范式概念提出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上,库恩既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的“逐渐积累”观,也反对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发展是“不断推翻的增长”的观点。他相信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是一个进化与革命、积累与飞跃、连续和中断的不断交替的过程,而且科学发展的历史明显地体现了这个过程。
科学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
(1)前科学时期;
(2)常规科学时期;
(3)反常和危机时期;
(4)科学革命时期,既而又发展到新的常规科学。
在科学史上,如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化学中的拉瓦锡革命,物理学中先有牛顿革命而后有爱因斯坦革命。这种科学革命的典型例子说明,新范式最终战胜并取代了旧范式,这就标志着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了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在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中,新的范式成了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指引下继续积累地前进,但是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许多反常现象,陷入新的科学危机,而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的范式到更新的范式的转变,而进入更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发展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
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时期……库恩认为,一切科学的发展都是按照这个科学革命的规律发展的。库恩的范式论是关于科学发展的一般方法@,在它提出之后,不但引起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热烈讨论,也引起社会科学家的积极响应。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等都纷纷运用范式论来分析和说明各自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1988年苛勒曼和萨勒门发表了《心理学杂志文献中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综述了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情况。

库恩的范式论说明()。

A、科学的发展需要积累,即把不同类型的知识积聚到理论构架之中,并不断的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B、“库恩的范式”中的所谓“范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规范”
C、科学发展是不断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
D、科学的道路虽然是崎岖不平,但科学的发展是直线型的

10.多项选择题

希尔伯特23个问题希尔伯特(HilbertD,1862.1.23~1943.2.14)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横跨两个世纪的60年的研究生涯中,几乎走遍了现代数学所有前沿阵地,从而把他的思想深深地渗透进了整个现代数学。希尔伯特是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核心,他以其勤奋的工作和真诚的个人品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青学者,使哥廷根的传统在世界产生影响。希尔伯特去世时,德国《自然》杂志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现在世界上难得有一位数学家的工作不是以某种途径导源于希尔伯特的工作。他像是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在整个数学版图上,留下了他那显赫的名字。
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问题供20世纪的数学家们去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
1975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数学会议上,数学家们回顾了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希尔伯特23个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当时统计,约有一半问题已经解决了,其余一半的大多数也都有重大进展。
1976年,在美国数学家评选的自1940年以来美国数学的十大成就中,有三项就是希尔伯特第1、第5、第10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能解决希尔伯特问题,是当代数学家的无上光荣。

“希尔伯特23个问题”案例说明()。

A、说明课题选题可以源于招标课题
B、课题招标是科研选题方式之一
C、自由地申请具有竞争力的个课题,有助于出成果
D、“希尔伯特23个问题”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