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国民政府时期设置的银行有()。

A.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
B.邮政储金汇业局
C.中国银行
D.中国农民银行
E.对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进行接管改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北洋时期的华资银行有()。

A.国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B.地方银行:这一时期设立的地方金融机构有30家左右
C.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很大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几年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的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七年中共设立131家。
D.“北四行”是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这四家商办银行的通称
E.南三行”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的统称,这三家商办银行以上海为基地,在经营业务上相互支持,它们之间的董事、监事也相互兼任

2.多项选择题晚清设立的中国银行有()。

A.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
B.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1905.8),1908年改名为大清银行
C.交通银行(1908)。
D.地方银行天津官银号、福建官钱局、浙江官银号,后陆续改称银行
E.商业银行上海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上海)等

3.多项选择题外商银行在中国的作用是()。

A.控制进出口贸易,垄断外汇
B.控制中国金融(发行纸币,开展存、放、汇等银行业务。对华投资)
C.投资中国政府,控制中国财政
D.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E.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的资金

4.多项选择题抗战时期外国银行业的状况是()。

A.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的银行势力扩张
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法、荷、比等国的银行被日、伪接受或侵占
C.抗战结束后,日、德、意三国银行被国民政府四行二局接收,而英、美、法、荷、比等国的银行先由财政部接管,然后查明原主,发还自行清理,各国银行先后复业
D.这一时期,美国在华银行的发展特别迅速
E.至1949年1月,在华的外商银行共有15家。英商银行4家,美商银行5家,荷商银行2家,其余4家为比商华比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中法合办中法工商银行和俄商莫斯科国民银行

5.多项选择题国民政府时期外资银行发展的特点()。

A.最初十年,除东北外,新设的外商银行有五家。虽然新设得不多,原有外商银行的势力仍在继续发展
B.到1936年,外国在华银行共32家141处(不包括日本在东北开设的地方性小银行),其中英国7家27处、美国4家16处、日本11家54处
C.外国银行资产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占极大的比重
D.1936年底全国169家华商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全部资产是14.3亿元,而同年33家外国在华银行的资产是19亿元,比69家华商银行还多1/3

6.多项选择题北洋政府时期外国银行特点为()。

A.新设立有29家外商银行,其中以日、美资本居多
B.多中外合办银行,如中法实业银行、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
C.这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深入中国的内地和边疆,势力已达极盛
D.外国银行之间展开竞争
E.外国银行之间和平共处

7.多项选择题晚清外国驻华银行是()。

A.1845年,出现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
B.1950年代,汇隆银行、阿加剌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等四家英国银行
C.1865年,汇丰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70年代在中国形成垄断地位
D.19世纪60、70年代有法兰西银行,德意志银行
E.19世纪90年代以后有德华银行,横滨正金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花旗银行

8.多项选择题选择关于典当业的正确说法()。

A.典当业俗称当铺,经营以物品抵押的个人放款业务,具有高利贷资本的性质
B.典当业在古代一直发达,到了清代典当业更加发达,规模更大,地位也更重要
C.鸦片战争后,典当业曾有所发展,当铺的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资本额却在增加,利润也增多
D.清政府还曾利用当铺搭付搭收以推行通货膨胀政策
E.到了清末,银行兴起,钱庄、票号发展,各地有设立官银钱号,公款存放逐渐被这些机构取代,典当业务大大萎缩。它的抵押放款本业却始终不衰

9.多项选择题造成票号衰败的原因是()。

A.对清政府的依赖性和保守性
B.经营业务上的墨守成规
C.外国在华银行势力和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成为票号的竞争对手
D.辛亥革命推翻了票号业最大靠山和最大客户清政府
E.社会动荡造成的抢劫票号财物现象。辛亥革命前,票号总号有26家,到1921年只剩下4家,10年间倒闭了80%多

10.多项选择题票号兴盛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为其汇兑经、协饷,使得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
B.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经常向票号借贷,有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依靠票号垫款汇结
C.20世纪后,由于清政府需要偿还外债和庚子赔款,各省各关每年必须按期上缴一大笔款项,这些款项需要经过票号汇兑,使得票号业务有了很大保证
D.20世纪初是票号的鼎盛时期
E.山西商人的精明吃苦耐劳也是票号兴盛的重要原因

最新试题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靑,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诗人这样写道,“人说耦耕省牛力,今人皆爱一牛犁。精耕细作中华史,丹青千年载传奇”。诗中反映的耕作技术出现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常德澧县城头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由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国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周时期礼乐森严,祭礼、丧礼、朝观,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代替,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这一变化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