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结构()。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间接投资分为军事财政借款和铁路借款
C.直接投资包括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D.直接投资集中在金融、商贸、运输、工矿
E.工业投资集中在轻纺工业方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金融市场的消极作用是()。

A.外国银行控制了金融市场,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金融市场上投机活动盛行,导致金融风潮迭起,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破坏作用
C.政府对金融市场管理不当,利用金融业为政治服务,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D.晚清时期中国金融市场才刚起步,清政府无能管理金融市场
E.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滥发纸币,造成经济动荡

2.多项选择题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是()。

A.在短期资金市场上调剂资金,合理配置资金
B.为商业贸易提供有效的信用工具,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工业的振兴
D.吸收游资,缓冲物价波动
E.增强了国力

3.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金融市场操纵在外国人手里的表现是()。

A.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大量的银行
B.中国境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由外国人设立的
C.近代中国的外汇市场是操纵在外国人的手里
D.二战前,上海的三个证券交易所两个是由外国人办的
E.上海外汇买卖市场三分之二的业务是由英国汇丰银行经营的

4.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是()。

A.外国银行占据垄断地位
B.金融市场和产业资金联系薄弱
C.市场发育程度不平衡
D.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E.南北差异较大

5.多项选择题贴现市场的发展历程()。

A.近代中国贴现市场的形成十分缓慢
B.1930年至1931年之交,上海部分银行开始办理商业承兑汇票及其贴现业务。
C.1933年,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会成立了上海票据交换所。天津、杭州、重庆等地的票据交换所相继成立
D.1932年,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及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组成中国信证所,并开业
E.中央银行的重贴现制度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开始初步确立并发展起来的

6.多项选择题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是()。

A.近代上海是世界黄金市场之一
B.1905年金业同业组织了金业公所,1917年改组为金业公会
C.金业交易所的正式组织为1920年设立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1921年成立的上海金业交易所
D.1934年上海金业交易所成为唯一的黄金市场。抗战胜利后的1949年由于恶性通货膨胀,上海黄金市场陷于停顿
E.厦门从清朝开始至1949年,一直是一个黄金、银元的交易中心

7.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关于外汇市场的描述()。

A.外汇交易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口岸城市最为活跃
B.外汇交易参加的对象为:外国银行、华资银行、汇兑经纪人、专办进出口业务的洋行和商行、投机商
C.外汇交易中,外国银行占主导地位
D.天津外汇市场受外国银行设在天津的“天津外国汇兑银行分会”的操纵
E.青岛外汇市场受日本人控制

8.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内汇市场的状况()。

A.早期以票号为中心,辛亥革命后消失
B.鸦片战争后,钱庄的汇兑业务发达,满足了内汇市场的需要
C.上海的钱庄业与内地商埠联系密切
D.19世纪末中国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枢纽的全国性的内汇市场
E.上海是划拨中心,天津、汉口、重庆、西安、南昌、杭州和宁波是申汇市场

9.多项选择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金融市场包括()。

A.1933年4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证券部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统一经营上海的证券交易业务
B.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设备最完备、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C.北京证券交易所改名为北平证券交易所
D.天津在1931年后形成一个独特的局部股票市场
E.宁波四明交易所、青岛物品证券交易所和重庆证券交易所

10.多项选择题北洋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包括()。

A.北洋政府实业、金融业的发展及政府公债的大量发行,推动了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民国初年,形成了十分热闹的证券交易市场
B.1914年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
C.1918年6月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率先成立,成为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D.1920年11月成立上海交易所
E.1912年-1926年,政府发行大量公债,刺激了公债市场的形成

最新试题

民营工商业在西汉初年已有相当发展,但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盈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秦汉时漕运为东西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漕运出现上述变化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汉朝史料来看,一些重要的物产名号往往辅以地名,如:“鲁缟”、“齐纨”、“蜀锦”等,这反映汉朝()。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96年中,顺治十二年至康熙二十二年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39年。乾隆二十二年后,欧美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由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出现了锄、铲、镰、耙、镢等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已能使用于垦地、翻土、开沟、整地、除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以上材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