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

A.厘金
B.人头税
C.交易税
D.地区税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民国北京政府维持其统治的重要经济支柱是()

A.举借外债
B.发展农业
C.发展实业
D.官员捐赠

2.单项选择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突飞猛进的增长。外国机器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进口()

A.数量和种类减少
B.数量和种类持平
C.数量增加和种类减少
D.数量和种类增多

3.单项选择题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发布“紧急经济措施法案”,公然在物价暴涨形势下对职工工资进行限制,发布()

A.冻结物价指数
B.冻结工资指数
C.冻结职工人数指数
D.冻结生活费指数

4.单项选择题在东北地区,关东银行和长城银行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并入()

A.东北银行
B.西北银行
C.东南银行
D.西南银行

5.单项选择题1831年以后,积极怂恿和鼓励鸦片贩子向中国输入鸦片并采取大量生产、廉价推销的政策的公司是()

A.东印度公司
B.南印度公司
C.西印度公司
D.北印度公司

7.单项选择题资本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的掠夺,其中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不等价交换,控制中国农业市场,具体内容即()

A.输出品价格高于国内价格
B.输出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
C.输入品价格高于市价
D.价值相等

8.单项选择题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获得铁路修筑权的同时,主要是为了攫取铁路沿线地区的()

A.采矿权
B.建设银行权
C.投资建厂权
D.政治特权

最新试题

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96年中,顺治十二年至康熙二十二年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39年。乾隆二十二年后,欧美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5-1997年,在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一些铜钱,其中有秦至西汉初的半两钱。昭平、贵县、合浦、平乐贺县等地的汉墓已发现有不少秦汉的半两钱、五铢钱。在昭平县风清一号东汉墓出土了5种钱币308枚,风清二号东汉墓也出土了3个品种共553枚钱币。由此可以推断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靑,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工程的规模也很大,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以至几个县。而且南方各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表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汉时期,晁错向文帝提出“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即国家),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的建议。照此办理,富商大贾要想得到爵位或赎罪,就必须向农民购买粮食。这一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代中后期山东兖州府,“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出现了锄、铲、镰、耙、镢等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已能使用于垦地、翻土、开沟、整地、除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以上材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