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离析,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的外加剂是()。

A.膨胀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早强剂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2: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
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3: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

事件2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赶工费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5.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2: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
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3: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

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7.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2: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
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3: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

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工期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施工总承包单位应重点控制哪条施工线路?
8.多项选择题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结构焊接工程的焊缝感观应达到()的要求。

A.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
B.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理干净
C.外形均匀、成型较好
D.焊道与焊道之间过渡较平滑
E.焊缝表面有气孔、夹渣缺陷

9.多项选择题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的工程有()。

A.有防水要求的厨房
B.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
C.保温工程
D.室内装饰装修
E.外墙面的防渗漏

10.多项选择题造成建筑工程开裂事故的成因包括()。

A.由于施工措施、工艺不到位而造成混凝土构件表面或钢结构焊缝出现超过规范允许的裂缝
B.施工荷载过重、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模板拆除过早造成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超过规范允许的裂缝
C.不均匀沉降
D.设计方案不合理E.预留洞、预埋件位置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