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两个质量不同的质点用弹簧相连,平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刚度系数为k,弹簧原长为l0。现将两质点拉开,使弹簧拉长到l后无初速地释放。当弹簧恢复到原长瞬时:两个质点的速度都()。

A.与k1/2成正比,与(l-l0)成正比
B.与k成正比,与(l-l02成正比
C.与k成正比,与(l-l0)成正比
D.与k1/2成正比,与(l-l01/2成正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某力偶对点A的矩为MA,对另一点B的矩为MB,则()。

A.必有MA=MB
B.MA不一定等于MB
C.MA一定不等于MB
D.不确定

5.单项选择题一平面力系由两组平面平行力系组成(这两组平面平行力系之间互不平行),若力系向某A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组平面平行力系必然都各自向A点简化为一合力
B.这两组平面平行力系可能都各自简化为一力偶
C.可能一组平面平行力系向A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而另一组平面平行力系向A点简化得到一合力
D.可能这两组平面平行力系都各自向A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7.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均质圆盘,转动惯量为JO,可绕定轴O自由转动,轴承处无摩擦。盘上绕以绳索,绳两端各挂一重物,其重量分别为PA与PB。设绳与圆盘问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使绳不能在圆盘上打滑。悬挂A,B两重物的绳索张力分别为FA与FB。下述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PA>PB的条件下,只要适当选择PA与PB的大小,一定能使FA=FB
B.无论PA,PB为多大,只要PA>PB,则在圆盘上加一适当大小的逆时针转向的力偶,一定能使FA=FB
C.无论PA,PB为多大,只要PA>PB,则在圆盘上加一适当大小的顺时针转向的力偶,一定能使FA=FB
D.在PB>PA的条件下,只要适当选择PA与PB的大小,一定能使FA=FB

8.单项选择题

两个质量相同、半径不同的均质圆盘,初始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若在此两圆盘上同时作用有相同的常力偶,在下述情况下比较两圆盘的动量、动量矩、动能的大小()。
(1)经过同样的时间间隔。
(2)转过同样的角度。

A.情况(1)时,动量相同,动量矩相同,动能不同
B.情况(1)时,动量相同,动量矩不同,动能不同
C.情况(2)时,动量不同,动量矩不同,动能不同
D.情况(2)时,动量相同,动量矩相同,动能不同

10.单项选择题

在下图中,若两轮的半径皆为r,质心都在各自转轴上,两轮对各自轮心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且J1≠J2,两轮接触处无相对滑动。轮1的角速度为ω,轮1上作用矩为M的力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对O1轴的动量矩与系统对O2轴的动量矩相等,且不为零
B.系统对O1轴的动量矩与系统对O2轴的动量矩不相等
C.设轮1的角加速度为α1,则J1α1=M
D.系统对O1轴的动量矩为零

最新试题

两根轴z,z’互相平行,且均不通过刚体质心,其与质心轴的距离分别为a,b。已知刚体质量为m,刚体对z及z’轴转动惯量Jz及Jz’之间的关系()。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已知某平面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合力,现将此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某一点简化,则主矢、主矩可能如何()。

题型:单项选择题

均质轮重P,以绳系住A点,静止放在光滑斜面上,如图a、b、c所示,哪一种情况均质轮能处于平衡状态()。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平面内运动的点,若已知其速度在x轴及y轴上的分量vx=f1(t),vy=f2(t),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重心在点C,重物由绳索O1A与O2B吊住,处于平衡。现将O2B突然剪断,在剪断后的极短时间内,点C除向下运动外.是向左方运动还是向右方运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铅直平面内有质量皆为m的细铁环和均质网盘.半径皆为r,如图所示。C为质心,O为固定光滑铰支座,当两图中OC均为水平位置时,同时无初速释放。不用计算,试回答:()。(1)在释放的瞬时,哪个物体的角加速度较大?(2)当OC摆至铅直位置时,哪个图中的动量较大?(3)当OC摆至铅直位置时,哪个图中的动能较大?(4)当OC摆至铅直位置时,哪个图中对O点的动量矩较大?

题型:单项选择题

质点的运动方向一定是合外力的方向,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合外力的方向对否()。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重量分别为PA和PB的物体重叠地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A上,设A,B间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FAmax,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FBmax,若A,B能各自保持平衡,则各力之间的关系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汽车通过拱桥(桥面曲线为抛物线)时,车厢作()。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受力分析正确的是(图中各杆重量不计)()。(1)图a中以AB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a1)。(2)图b中因为B点及D点皆为铰链,且B,D两点之间无外力作用,杆重不计,故AB,BD皆为二力杆,BD杆受力如图(b1)所示。(3)图b中以BC为研究对象,由于AB为二力杆,因此由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得D点约束力如图(b2)所示。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