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自首与立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构成重大立功
B.犯罪分子侯某作案后,主动向其所在单位投案,因为其单位不是司法机关,所以,其行为不构成自动投案
C.“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市或者本省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
D.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刑法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E.高某和肖某密谋后一起实施了抢劫行为,得手后两人分头逃窜,高某在火车站被民警抓获后即如实供述了和肖某一起实施抢劫的事实,高某的行为构成立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抗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李某构成累犯
B.王某犯偷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王某不得被减刑
C.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期满后5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田某不能假释
D.赵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期满后的第4年又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对赵某应当数罪并罚
E.张某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判管制1年,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非法制造发票罪,且情节严重,因张某构成累犯,对张某应当从重处罚

2.多项选择题

根据司法实践,下列属于酌定量刑情节的有()

A.犯罪的对象
B.犯罪的时间
C.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D.罪过
E.犯罪后的态度

3.单项选择题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5年
B.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5.单项选择题唐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l2年。入狱后,唐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唐某()

A.既可以假释,也可以减刑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6.单项选择题石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其又犯故意伤害罪。对石某的处理应当是()。

A.撤销缓刑,将受贿罪与故意伤害罪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B.撤销缓刑,将受贿罪与故意伤害罪直接实行数罪并罚
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8.单项选择题甲因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考验期满后第2年又犯间谍罪,应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下列关于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累犯、是否可以适用缓刑、假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累犯,可以适用假释
B.构成累犯,不可以适用缓刑
C.不构成累犯,不可以适用假释
D.不构成累犯,不可以适用缓刑

9.单项选择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C.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单项选择题根据《刑法》,下列关于刑罚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制的期限,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3年
B.拘役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3年以上15年以下
D.判处死缓的罪犯,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可减为15年有期徒刑

最新试题

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了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关于犯罪分子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案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唐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l2年。入狱后,唐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唐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符合重大立功表现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我国《刑法》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2012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赵某无故辱骂他而将赵某的一只耳朵打聋。对吴某的处理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刑罚中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符合《刑法》规定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禁止令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解除特定的人的一种司法措施。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