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塑性的因素() (1) 细化晶粒,塑性提高 (2) 软的第二相塑性提高;固溶、硬的第二相等,塑性降低。 (3) 温度提高,塑性提高
A.(1)(2)(3) B.(1)(2) C.(1)(3) D.(2)(3)
应变硬化指数n 的意义() (1) n较大,抗偶然过载能力较强;安全性相对较好; (2) 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阻止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表征金属材料应变硬化的性能指标; (3) 应变硬化是强化金属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不能热处理强化的材料; (4) 提高强度,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A.(1)(2)(3) B.(1)(2)(4) C.(1)(2)(3)(4) D.(2)(3)(4)
A.金属材料抵抗均匀脆性变形的能力。 B.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C.金属材料抵抗不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D.金属材料抵抗不均匀脆性变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