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与乙是男女朋友关系,因乙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乙提出分手。甲怀恨在心,将乙骗至市郊树林杀害,后又于第二日晚将乙母砍伤。甲的行为属于连续犯B.丙在抢劫丁财物的过程中致丁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C.戊抢夺李老太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因用力过猛致其摔倒在地身亡,戊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D.庚为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A.一切社会法律的作用都可以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的观点是由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来的B.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是从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即从法的特征角度出发来解释的法律的作用。而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是径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为维护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即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的法律的作用C.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在考察基点、作用对象、存在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前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D.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作为法的作用的两个方面,共同完成法律调整人们行为和维护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作用的
A.马某在某市场为其盗窃所得的价值总计5000元的财物寻找买主时,某派出所民警刘某见其神色紧张、形迹可疑,便将其叫到派出所询问审查,马以为罪行被发现,遂如实供述了盗窃的犯罪事实B.胡某在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在审问中,胡某又主动交待曾盗窃作案5起,累计财物价值2万元的犯罪事实C.蔡某在行车过程中,由于车速过快,将正常行走的陈某撞成重伤。蔡某肇事后,当即打电话报告了市交警大队,采取了保护现场的措施,听候处理,并将陈某及时送医院抢救。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蔡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D.周某盗窃侯某家现金1万元后,白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到后来又翻供,一直到法庭审判过程中的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周某才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