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A.100天
B.200天
C.4年
D.3年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名词解释实质性损害
3.名词解释出口价格
4.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正常价值”的别称()?

A.公允价值
B.公平价值
C.公平市场价值
D.国外市场价值
E.平衡价值

5.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实质性损害威胁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应该是确切的、即将发生的实质性损害
B.受到威胁的产业是进口国已经建立的产业
C.在反倾销调查开始时,受到威胁的产业并未受到实质损害,但却面临着损害的现实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则实质损害将必然发生
D.这种损害威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假设与猜测
E.实质性损害威胁的标准很难确定

6.多项选择题近年来,国外对我国频繁发动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有()。

A.出口增长速度快
B.出口产品价格低廉
C.出口秩序混乱,竞相低价销售
D.对国外的反倾销应诉不力
E.出口产品质量差

7.多项选择题在反倾销法律与实践中,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三种,是指()。

A.对业已存在的国内产业已经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B.对业已存在的国内产业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
C.对国内某一产业的新建造成实质性阻碍
D.导致国内相似产业的萎缩
E.倾销产品的成本因素

8.多项选择题根据《1994年反倾销协议》,各国在确定实质性损害威胁时,应特别考虑下述因素()。

A.倾销的进口产品以极大的增长率进入进口国国内市场,表明由此引起进口大量增加的可能性
B.出口商能充分自由处置迫近的大量增长的情况,表明存在着倾销产品向进口国市场出口大量增长的可能性,并应考虑其他出口市场存在着吸引另外出口产品的能力
C.进口产品是否会对国内价格带来重大的压抑或压缩性影响,以及可能会增加进一步进口的需求
D.受调查产品的库存情况
E.倾销产品的成本因素

9.多项选择题实质性损害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

A.数量因素
B.价格因素
C.产业因素
D.市场占有率对实质性损害的影响
E.环境因素